毛建国 时隔7年,公办普通高校学费标准的新一轮“涨价冲动”再次到来。今年9月,在江苏、贵州、宁夏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将是学费标准调整后的首批承受者。(8月18日《中国青年报》) 之所以讲“时隔7年”,是因为2007年国务院曾经下发通知,要求“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今后5年各类学校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相关标准”。而现在,“7年之痒”过了,进入了新一轮上涨期。 从涨价的幅度来看,也确实大了一些。根据江苏省物价局公布的调整后的高校学费标准,很多专业涨幅都在10%以上,医学类涨幅竟然达到47%。这还不是最过分的,宁夏很多专业涨幅超过了50%,医学类专业更是达到了76.67%。高校称这是没办法,教学成本太高没法承受。可高校有没有想到,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能不能承受?更重要的是,所谓的成本到底有多高,是不是真的难以承受? 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开始制定《高等学校生均培养成本核定办法》,但这部办法至今难产。为何难产?水太深,难搞懂。但即使出台一个生均成本,也未必有公信力。比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公办学校,行政开支铺张浪费的现象不罕见。”把铺张浪费也算在生均成本里,这行不行?很多高校运营维艰,“挣的钱不够还利息”。在这种情况下,有关方面对于高校涨价,也许就只能“睁着眼闭着眼”了。 既然涨价无法避免,那么学生交这么多费值得吗?上大学其实就是人力资本的自我投资,不怕投资大,就怕没回报。如果性价比够高,大学学风优良,学生经过几年学习,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够拥有一个好的前途,那学费高就高点,有钱要上,没钱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上。如果性价比不高,学不到多少有实质性的东西,毕业之后连工作都找不到,那这么高的学费就相当对不起学生了。所以提高性价比,恐怕是摆在高校面前的最迫切的任务。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