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大学会计系副教授谢灵写给校长朱崇实的一封信在网上热传,她指责学校教工自助食堂常常无菜可吃,而校长出现时服务员马上端出丰盛菜肴。对此,朱崇实回应,其并不存在特殊待遇。朱崇实还称,此前已有教师举报谢灵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学校相关学术道德委员会正在就举报问题进行审慎调查。 事件一出,立即引起舆论哗然,流传于网络之上的情绪发酵开始显现。从舆论态势来看,虽说是众说纷纭,但站位之势已然显现:对举报者不吝赞美之词,对当事校长则愤愤然落井下石。但在舆论与事实之间,尤其是当情绪发酵因子极易催生时,所需要的是对事实理性厘清,避免陷入没有过渡地带的对立之中。 检视当事人双方的说辞来看,显现着缺乏理性的情绪表达。在谢教授的公开信中,她显然是意在举报学校食堂中存在的特权乱象。既然所举报的对象在此,为什么还要提校长谄媚权力,在教师面前不可一世,急功近利,鼓励学术腐败等内容。姑且不论这些是否属实,但至少用在主题为食堂特权的公开信中,是欠妥的。与谢教授的发散延伸类似,朱校长既然是要回应是否存在食堂特权待遇,为何又要搬出谢教授涉嫌存在学术不端的问题呢?看来,这场发生在教授与校长之间的风波,已经超出事态争议本身,演变为关于不满和报复的情绪对立。 稍加审视不难发现,两方的言论并非存在绝对的对立。在谢教授看来,她以真实的所见所闻,对食堂的就餐特权有清晰的界定,但朱校长言下的“不存在特殊待遇”,难道就不属实吗?在朱校长看来,自己吃饭没有随同,都是自己刷卡就餐,这至少说明他主观上并未设置特权通道,事实上存在的“特殊待遇”,很可能是食堂为迎合领导的良苦用心。在行政化体制之下,高校始终弥漫着权力场上的种种恶习,比如一切以领导为中心,食堂的校长特权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依然有必要点赞谢教授的大胆直言,也要赞赏朱校长的及时回应的态度,无论背后是不是特权的问题,是不是包含双方所积极发散的问题,能回答的显然就不是他们了,这需要有对体制的思考,需要改革者的智慧和勇气。(四川日报)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