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评论:以“心怀愧疚”的全民姿态铭记

评论:以“心怀愧疚”的全民姿态铭记

时间:2014-06-16 17:40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陕西日报
 事发后,这起震惊全国的血案,以惊愕、反思、自责、恐惧、委屈等多种情感方式,渗透进招远人的生活。一夜间,仿佛每个人都成了当事人。一名30多岁的目击者受访时称,直到现在,“心里还是怀着愧疚”。

  事发后,这起震惊全国的血案,以惊愕、反思、自责、恐惧、委屈等多种情感方式,渗透进招远人的生活。一夜间,仿佛每个人都成了当事人。一名30多岁的目击者受访时称,直到现在,“心里还是怀着愧疚”。因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多名目击者不愿再接受媒体采访。但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意见观点继续分裂。知名媒体人崔永元自问:“如果我在场我会冲上去吗?大概不会。”这种反省式自白,也遭到部分网友的谩骂与攻击。(6月9日《北京青年报》)

  血案已然过去一段时间,但惊愕、反思、自责、恐惧、委屈的情感依然还在延续。都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对于见证者和旁观者来说,恐惧可能会伴随一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面对惨案时,一些人无动于衷,而地域性的网络攻击,又会让一些人倍感压力。然而,无论是道德的旁观者,还是键盘侠的分裂,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我们的许多人都病了。

  如果从意义上讲,招远血案何尝不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当我们每个人都囿于后果风险,而坚持明哲保身的信条,企图远离祸患却发现其无处不在。于是就产生了恐惧之源:当你以最大的利己方式对待别人时,你就会获得相同的反馈。当别人处于恐怖与暴力中,你的冷眼观之就会成为最大的推力,当某天你处于同样的困局而呼叫时,你会发现,身边的人如同形尸走肉。

  对于破解道德困局,很多人都提出了药方,比如政府的主体作用,比如培育民间力量,比如社会责任或者制度保障,不过却少了一点“心怀愧疚”的自我反省。当以“心怀愧疚”的全民姿态铭记招远案,唯在检视自己的同时,才会找到社会的病灶,才会对找到出路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和行动。做好自己,那真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道德逼迫。(堂吉伟德)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好歌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6-04-11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