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评论:未成年人暴力是父之过还是师之惰?

评论:未成年人暴力是父之过还是师之惰?

时间:2014-04-24 15:33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中国新闻网
4月10日下午,在宜宾市屏山县中都镇会龙村,余婆婆与邻居15岁的小艳(化名)发生冲突,年过70的余婆婆被推倒在院坝附近的小沟里多处受伤。小艳父亲告诉记者,女儿性格温和,“孩子说当天是因为婆婆说她偷了菜籽,受不了委屈才做了错事。

  4月10日下午,在宜宾市屏山县中都镇会龙村,余婆婆与邻居15岁的小艳(化名)发生冲突,年过70的余婆婆被推倒在院坝附近的小沟里多处受伤。小艳父亲告诉记者,女儿性格温和,“孩子说当天是因为婆婆说她偷了菜籽,受不了委屈才做了错事。”(本报昨日报道)

  15岁,按理说已经是心智明晰、初懂人情之时,可平时性格温和的小艳在莫名遭受委屈之际,第一反应不是据理力争、证明自己并无偷窃嫌疑,而是付诸暴力,犯下大错。

  近些年来,未成年人的暴力案件频频发生,不止是小艳,对大部分未成年人来说,由于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辨别是非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旦遇到“伤害”,常常会本能地采取最直接的行为来阻止自己受到“伤害”,而这种行为往往就会伤害他人。而导致他们越来越不“淡定”的根本原因,究竟是“父之过”还是“师之惰”?

  中国教育有着明显的“质量分层”,不同的行政级别所对应的教学质量差异可谓天壤之别。而造成分层的许多原因中,因“教师迁徙”导致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尤为突出。

  其实平心而论,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再跳槽到更好的学校,对于教师个体来说,是一种趋利行为,也无可厚非。但正是因此这种迁徙,让优秀的教师资源从山区流向了平原,从乡镇流向了县市,发达地区的教学质量越来越高,而乡镇学校的师资却捉襟见肘。

  在教育水平普遍提升的今天,“留守儿童”“乡镇儿童”的教育问题已逐渐成为中国教育一只沉重的“后腿”。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初公布的数据,2013年末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6.27%,就算农村老龄人口较多,也有超过3成的孩子只能享受“质量不那么高”的教育。

  在许多偏僻的山区,一所小学可能就一两名老师,而这些老师的文化水平也可能仅仅只是小学毕业。学校甚至可有可无,家长们把孩子送去上学唯一的目的也只是让他们能识字、会算数。如此一来,能学习到基础知识就已是难能可贵,又怎能在奢望心理思想教育?

  对于未成年犯罪,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了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犯罪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小艳并不是个例,她代表了一大群因缺乏引导而做出错误行径的孩子们。他们的走偏已不仅仅是“父之过”“师之惰”,更折射出中国农村教育的软肋。

  只有提高农村学校的吸引力,留住足够多的优秀教师,才是真正让“小艳”们不再犯错的良药。高扬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好歌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6-04-11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