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天前,因被怀疑是童工,吉觉阿呷和72名彝族同伴被大巴车从深圳送回凉山。“在家哪一天不是这个样子,喂猪、洗衣服、生火做饭、背起背篓去找柴。”“在外头打工跟在家哪里不一样?都是做事。”吉觉阿呷还是希望能出去打工。记者给她照相时,她敏捷地躲开了。“不要让我上电视,不然出去打工他们就不要我了。”(1月14日《人民日报》) 此次凉山“童工”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与以前不同的是,媒体的追访更加理性和人性化,开始关注“童工”的深层次问题,以求帮助他们彻底走出贫困—辍学当童工—回乡—贫困—再当童工这个怪圈。 把童工送回老家,不是整个事件的完结。就像吉觉阿呷,因为贫困她还是希望能出去打工。她的单纯与固执,让很多想帮助她的人感到手足无措。其实,贫困更让这些孩子束手无策,他们只想走出去,尽快摆脱贫困,但是,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他们并不能完全认识到,究竟该以怎样的方式走出去才能终结贫困。 孩子们面对着我们常人无法直视的贫困,孩子们总会选择他们自己视角范围内能看到的更好的生活,哪怕是拿着每小时不到8元钱的工资,也比在大山深处土里刨食要强得多。“童工”事件让我们深深地感到,当贫困陷入恶性循环,找不到出口时多么可怕,最可怕的是身处其中的人们仍然没有意识到改变贫困的正确路径。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靠的是教育,靠的是孩子。可是,由于严重贫困,国家即使免了学费,学校即使免了住宿费,杂费和生活费对这些孩子来说依然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出路在哪儿?只有走出去当“童工”,充当廉价劳动力,这无疑对于个人发展还是家乡发展都不是希望所在,甚至进一步加剧阻挠着贫困地区的发展。贫困问题不是短期能解决的,提高总体人口素质才是关键。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基础性的教育投入入手,从科技人才的扶持入手,从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入手。 逝去的岁月无法倒流,错过的教育时机无法重来,期望这些十三四岁还在读小学的孩子们走进高等学府无异于痴人说梦。对这些孩子来说,在保证其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急需的是必须而又必要的劳动技能培训,使其以更加成熟的心智融入社会,让他们看到更多的“最佳选择”,这不仅对他们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对整个地区走出贫困怪圈也将有所帮助。(宋华)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