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党政机关举办文艺晚会。不得使用财政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不得使用财政资金高价请演艺人员,不得使用国有企业资金高价捧“明星”、“大腕”,坚决刹住滥办节会演出、滥请高价“明星”、“大腕”的歪风。(8月14日人民网) 近年来,文艺晚会包括节庆演出过多过滥,存在一味追求大明星、大场面、和大制作的奢华浪费等不良现象。特别是财政出资或摊派资金举办的节庆晚会,不仅浪费了巨大的财政资金,严重影响和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导致了群众因为看不惯的牢骚满腹,因此也影响了干群关系的和谐,实在得不偿失。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节庆晚会、公款追星的幕后推手,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值得剖析来龙去脉。 首先是讲排场心理作崇。如今在一些地方,官员之间不仅比GDP,比政绩,比发展速速,更要比文化实力,而在一些官员看来,节庆晚会的档次和规模就是活生生的文化实力,以节庆晚会来烘托文化气氛,来形成宣传力和影响力,其重要性丝毫不比投资惠民的文化工程小和差,惠民的文化工程虽然实惠,老百姓欢迎,但是默默无闻,而节庆晚会虽然务虚,但是能够名声大震,尽管“口惠而实不至”但是官员依然会乐此不疲,成为晚会冲动的急先锋。 其次,“晚会腐败”如影相随。节庆晚会和公款追星之所以泛滥成灾,和内在的利益驱动关系密切,成为公款追星推波助澜的帮凶。国内一些著名的演艺公司常年有大批营销售人员驻扎或者潜伏在各级文化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周围,积极游说推荐明星的来头和大腕的级别,在演艺公司的百般熏陶下,一些政府部门成了“被晚会”的俘虏,当然,无利不起早,巨额的演出回扣才是一些政府部门领导热衷于节庆晚会的最赤裸裸的动力,公家出钱请歌星,回扣落到官员自己的腰包,自然皆大欢喜。 第三,公款追星泛滥背后的“官星勾结”。如今,一些官员比人脉已经不仅局限于比谁认识的官员多,比谁认识的富豪多,还要比看谁认识的明星多,并以此为荣,明星能够成为一些官员的座上宾在官员看来比拥有金钱更有面子,更能够说明其工作能力强。而通过节庆晚会和公款追星才能够达到和明星靠近乃至成为朋友的目的,请明星吃饭,请明星旅游,请明星代言做宣传,在一来二去当中,官员和明星的勾肩搭背关系自然就形成了,与其说是官员用公款捧“明星”、“大腕”,倒还不如说是明星和大腕也在捧官员,两者共同受益,相辅相成,各得其所,其乐融融。 牵连在节庆晚会背后的“官星勾结”的危害,还远不止于此,更吊诡的是,一些官员通过“官星勾结”不但认识了更多的明星,还通过更多的明星认识了更多的官员;更多的明星也通过“官星勾结”认识了更多的官员,各自的权力资源和明星资源都得到了拓展,而这些资源都是日后获取利益不可或缺的能力要素,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官员不可能一辈子都拥有权力,明星也不可能指望一辈子吃明星的饭,明星通过和官员交朋友,很容易获得投资做生意的权利施舍,很容易获得特权的帮助,而这对于明星而言,比一场晚会能够拿多少出场费更重要。 严格控制党政机关举办文艺晚会。不得使用财政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不得使用财政资金高价请演艺人员,不得使用国有企业资金高价捧“明星”、“大腕”,坚决刹住滥办节会演出、滥请高价“明星”、“大腕”的歪风,来得正当其时,不仅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落实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治“四风”的重要抓手,还是对文化发展进行纠偏的和改正的必要手段,将节省出来的公款追星的费用用于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工程,不仅是政府的责任回归,也是人民群众的文化福祉。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