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趣出发去引导孩子,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之下,孟志辉父子坚决不被分数牵着鼻子走,值得每一个考生、家长、教师举一反三设身处地去思索。因为这不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泛泛空谈,而是严谨科学的认知革命。 在人类生命的过程中,“趣”乃是在“走”的过程中乘兴而“取”的东西,“走”进书店,“取”下那么多小说中的一本,那部作品一定是你感“兴趣”的,不然你买它做什么?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女人,你所“取”的女人是“娶”来做妻子的,你能没有兴趣吗?兴趣,当然有喜好与属意。看看今天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有几个是情趣盎然自觉自愿学习的?五四以来的教育内容和考试方法虽然与八股取士本质不同,但是在“分”、“分”是学生的命根这一点上没有区别。应试教育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围追堵截题海战术,还有那最为惊心动魄的临门一脚,都是窒息青春快乐的杀手——阉割了绝大部分学生的活力与兴趣。孩子的学习阶段都在不停地赶考,沉重行囊下的赶考怎能碰撞出灵感,磨砺出智慧? 古往今来,人类在一切领域中的所有建树都出之于兴趣。瓦特的蒸汽机,爱迪生的电灯,牛顿的万有引力,中国的四大发明,还有无数的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没有一项发明创造因不热衷而璀璨。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在今天不得不就范的应试体制内,我们应该遵循的,就是不去赶考而去逐趣。 魏润身(首师大文学院教授) (编辑: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