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别在对网络舆情的蔑视中误读中国
时间:2013-05-04 14:56来源:红网 作者:李清
5月3日的某报刊出评论文章提出,不要误以为网络上的声音就代表了民意,那至多只是民意的一部分,网络上的中国不是真实中国的全部,把网络声音当成多数民意是环境所形成的幻觉,整天生存在微博中、习惯从网络中获取信息的人,更容易对中国社会作出有很大误差
5月3日的某报刊出评论文章提出,不要误以为网络上的声音就代表了民意,那至多只是民意的一部分,网络上的中国不是真实中国的全部,把网络声音当成“多数民意”是环境所形成的幻觉,整天生存在微博中、习惯从网络中获取信息的人,更容易对中国社会作出有很大误差的判断。
不能不说,作者的不少见解都是有道理的,对不理性网友的提醒也是必要的。比如,中国有10多亿人,上网的人不是多数,而且多数上网的人并不发言。比如,很多人“习惯把自己生活的环境当成整个世界”。再比如,网上极端声音更易得到传播,对抗性的声音和对立性的观点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
然而,当作者把一些正确的道理放在一起,并推导出他的结论时,我们就会发现其逻辑并不严密,有牵强附会乃至故意误导之嫌。
首先不妨探讨一下,网络舆情究竟能否代表民意。作者说,中国10多亿人中上网的人不是多数,而且多数上网的人不发言,所以“网络舆情的代表性很有限”。稍有统计学常识者就能判断出,这是个可笑的认识。如果样本太少,当然代表性不够强,可中国网民已高达五六亿人,网上发言的也有上亿,代表性怎么就“很有限”呢?该报经常搞民意调查,参与调查者一般不过一两千人,难道那样的舆情才代表性更强?现在中等以上文化者多习惯从网络获取信息,他们更容易对中国社会作出有很大误差的判断?
不可否认,有几亿以农民为主的中国人,很少上网更很少在网上发言,还有现实中很多人的行为,并不和网络上一边倒的声音一致。但是,不能就据此说网上没有农民的声音,网络舆情与现实民意之间差异巨大,网络舆情的代表性很有限。拿农民来说,事实上现在很多农民,尤其是年轻一代都会上网,而即使不亲自发帖的农民,很多人也会请人帮在网络发声。网上反映农村问题的声音,都不是农民的声音吗?
而网络上“一边倒地反对水价上涨”、“提起拆迁是一片受害者的骂声”、“提起高房价好像人人都咬牙切齿”,与现实中很多人“意识到资源性产品涨价必要性”、“寄望拆迁改变自己居住环境”、“有房者期待房价上涨房产增值”并不矛盾。不一致或是出于无奈,或是一件事的两面,或是利益等原因造成的群体分化,并非“网络声音的欺骗性”。难道很多人寄望拆迁改变居住环境,就说明反对非法强迁是虚假民意?很多有房者期待房价上涨房产增值,就说明众多国人对高房价不满只是上网产生的幻觉?
确实,在网络上,一些片面的、情绪化的声音可能被放大了,甚至在传播中扭曲。但是,这也不能说明“网络声音的欺骗性”,最多只能说明“局限性”而已。作者自己也承认,网络是表达的一个途径。实际上,网络现在已经是最重要而且使用非常普遍的表达途径之一,为什么网络声音会不代表民意呢?难道中国的几亿网民,都把网络当成演假面话剧的舞台?很多人在现实中比网络上的“极端声音”理性,也说明网民有自己的判断。有几个人会把网上的极端声音当成“真实中国的全部”?作者说,人们“习惯把自己生活的环境当成整个世界”,我看或许是他习惯于把网络上的极端声音当成整个网络。
而就是网上那些集中呈现的负面声音,它们又都从哪里来呢?显然也来自现实社会。作者自己也说,让人们有话有处说,有理有处讲,有更多的地方去表达,在人大表达,在媒体表达,在法庭上表达……当不是什么都逼到“到网上发个帖子”、“到微博上吸引关注”时,网络就不会那么亢奋。可是,这些声音在网上还是其他地方表达,并不影响它们都是民意,是不是?甚至于,网上有那么多极端的声音、激愤的博主,本身就是值得高度重视的现象。如果仅仅“清醒地意识到这些声音并不是民意的全部”,说句不客气话,跟鸵鸟有什么两样?人民日报文章曾提出,要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但文章更深刻地指出,网络上热炒的让舆论哗然的事件,都肇始于被忽视的声音。“中国上网的人不是多数”,呵呵。
作者在文中还说,“一个网友说得非常好:看微博感觉明天社会就要乱了,去菜场兜一圈又发现,啥事儿也没有,一百年也不会乱。”其实,这夸张言辞中的两个判断,都并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片面的错觉。微博上也有很多“正能量”,如公益活动和各种“最美”,菜场里也会遇到问题食品、欺行霸市、“蒜你狠”“姜你君”……我们不要误以为中国的基调就是负面的,但也不要对网络民意存有偏见。
是的,中国需要更多建设性声音,网民需要更加温和理性……但,别在对网络舆情的蔑视中误读中国,这对于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非常关键!
(编辑:admin)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