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所民办中学要为考上清华的学生雕像,并不惮于溢美他为“平民教育的神话”,这本身是否就为看得见的反证:在类似的民办学校里,考上清华等名校,已是一件太艰难的事情?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魔棒下,一个民办学校在“教育奇迹”前是何等的难以矜持与自持。 作者:王聃(媒体人) 湖北恩施州来凤县某高中突然竖了一个雕像,雕像的原型是该校2012年高考时,以668分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杨某。“为考上清华学生塑像”的新闻迅速传播,各方评论不一,针对此,来凤县教育局5月2日上午赶到来凤县高级中学了解情况后,校方已开始将该塑像拆除。 来凤县高级中学,是一所教育经费完全自筹的县级民办中学。当一所民办中学要为考上清华的学生雕像,并不惮于溢美他为“平民教育的神话”,这本身是否就为看得见的反证:在类似的民办学校里,甚至是更广范围的普通中学中,考上清华等名校,已是一件太艰难的事情?因为太少,所以偶尔的考取难免就令校方激动难抑,急匆匆要借由学生雕像,来为学校本身树碑立传。 在“轻佻”的雕像背后,其实是更沉重的教育分化现实。 谈及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以及因此衍生的教育成效差异,我们讨论得较多的是高考改变命运功能的弱化。足以佐证的现实情形是:一流大学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已越来越低。事实上,与此种弱化和差异相关的,还有另一个触目惊心的现象:近年来,名牌大学的生源,已基本被某些“超级中学”所垄断。 一个清华学生之所以能成为民办中学致力推出的“偶像”,只能说明在实际中这样的考取结果太少太少。究其缘由,并不难窥见。时至今日,高考虽然整体上的公平性依然留存,但是逐年加码的高考改革,已呈现出一种“重城市轻农村”的取向,仅其中的自主招生一项就足以证明。 置之于政府管理的角度,高考录取比例特别是名校录取比例,仍然是地方的重要教育政绩,这也必然会导致,管理者将有限教育资源集中于少数具有竞争力的中学,而相对忽略了普通与民办中学,导致这些学校常年升学率低迷。 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魔棒下,一个民办学校在“教育奇迹”前是何等的难以矜持与自持。“清华状元”雕像为谁而立?本质上它非为学生也非为学校,而是另一种立此存照。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