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的出现,除却应试教育下社会整体教育观念的扭曲,其他的生成因素同样不可忽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农村学子成长和流动通道单一,也是为学生立像的另一个重要推手。 作者:任然 近日,一条微博在网上蹿红,引起广泛关注,网友评论如潮。该微博称:来凤县一所中学为该校一名学生立像纪念,这名学生在去年的高考中成为当地理科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校方称此举是为“激励在校学生”。随后,又有消息称校方已开始将该塑像拆除。(见5月2日《楚天都市报》等媒体) 考上清华的学生,被母校在校园立像,并被称之为“开创了教育的新篇章,书写了平民教育的神话”,荒谬之所在,于舆论的质疑声中已得到体现。即如大多数声音所斥责的,这是应试教育扭曲下的畸形成才观的泛滥,是为高分和名校“立像”,实质是学校为自我宣传而设的广告牌。 不过,类似行为实在非新鲜事,拉横幅、地方政府表彰,是每年高考成绩揭晓后必然的社会现象。或许这一次的立像实在超出了围观者的心理预期,才得以引来如此的围观效应。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现象的出现,除却应试教育下社会整体教育观念的扭曲,其他的生成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虽然高等教育在中国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在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仍可以说是数年一遇,甚至会被树为当地数代人的进取榜样。这背后是物以稀为贵的生动体现。当然,这个“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较之于城市中学,农村学子考上名校的概率要低得多。其次,“稀”还表现在,城市孩子的成才途径和通道要大大多于农村学子。相对而言,农村家长和孩子对于名校的期待要更高。因而,在这个背景下来观察一所学校为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立像的荒唐现象,就不难发现,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农村学子成长和流动通道单一,也是为学生立像的另一个重要推手。 甚至要看到,在今天,考上大学甚至名校也不再能被等同于“跳农门”了。然而,在应试教育上的成功,仍在农村人的心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表面看来,这是一种社会思维的脱节,但在根本上还是由于,相较于社会发展机会向城市的聚集,农村地区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又一次滞后于城市的发展速度。这其中,流动机会的城乡失衡,仍是影响农村发展的重要原因,这个原因在教育观念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为学生立像的学校属于一所民办中学,相对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在办学资源和生源上都存在显而易见的弱势,因而对于学生考取清华大学这样的广告效应的需求无疑更甚。按理说,相较于公办中学,民办中学在教学理念和人才观上都应有更为开放的体现,然而,在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民办中学首先要解决的还是生存的问题,所以只能在应试成果上“火拼”非民办学校,而所谓的理念优势只能是未来可能实现的“理想”。 树立不久的雕像或许可被轻松“拿下”,但要彻底瓦解树起雕像的力量,绝非一时之功。当高考成为农村学生不多的人生出路之一,每一个被树立的高分榜样雕像的基座,都有着无数个被阻滞在上升通道之外的“出局者”命运。这是教育改革和教育资源整合应当看到的现实。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