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担任服务员,为顾客送免费的面
开业首日人气爆棚
饭店每把椅子背后都有心形标志 有人特意多要了凉菜 有人吃完面把钱悄悄压在碗下 4月2日,本报A11版刊发《公益主题餐厅:“一碗面”永远免费》的报道,介绍了位于伏牛路与陇海路交叉口西北角、由残疾人公益组织“豫残联盟”创办的一家特殊饭店。饭店当时在做最后的装修,负责人袁海军坚定地说:“只要我的饭店正常营业,每天为顾客提供的‘一碗面’就永远免费。”昨日,是公益餐厅正式开业的日子。一大早,饭店门前就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大家好奇这家吃面不要钱的饭店,是不是能够说到做到?以公益为主题的饭店,到底与其他饭店有什么不一样?9点48分,饭店开门迎客,很快楼上楼下便座无虚席。 郑州晚报记者 张翼飞 文/图 座上宾是残疾朋友,服务员是志愿伙伴 仔细观察,这家饭店从内到外都精心设计,处处彰显着“公益”的主题。饭店门头下扯着鲜红的条幅,上书“一碗面盛大开业 手擀面终身免费”。大门进口上端,还有8个醒目的大字“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在每一张饭桌的透明台布下,都有一张本报对该活动报道的报纸放大复印件;每一把椅子靠背后都贴着一个心形标志,上面写着“一碗面”;饭店的墙壁上,都是豫残联盟参与过的公益活动照片做成的装饰画;店内不少服务员都穿着红色的短袖T恤,上面写着同样的一句话“吃饭也是做公益”。他们都是来当帮手的志愿者。 除了慕名来用餐的顾客,还有不少前来表示祝贺,被留下用餐的残疾朋友和公益组织的伙伴们。本报报道过的渐冻人兄弟——朱小强和朱小猛,和母亲吕爱梅一起,成了座上宾,吃得很香。 今天还是到场的另一位残友崔亚鹏的生日,大家为他准备了生日蛋糕,唱生日歌祝福,并在他脸上涂抹奶油,其乐融融。 “今天不仅是我的生日,也是这家残疾人开办的公益餐厅的生日,我们感到特别高兴,特别有意义!”满脸奶油的崔亚鹏微笑着说。 一些正常来用餐的顾客还不知道手擀面是免费的,当他们吃过面结账时被告知不要钱时,都感到很惊讶,当得知这并不是开业初期的优惠,而是一直免费时,更加惊讶。坐在轮椅上的袁海军和志愿者服务员为他们解释说明,顾客们听了纷纷点赞。 “一碗面”能否 经受住市场的考验? 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顾客络绎不绝,座位基本没有空着的时候。擀面的操作台摆在大厅里,擀面的大姐很麻利,面杖翻飞,面条不断,依然有点供不应求。 下午4点多,袁海军告诉记者,这个时间,中午的顾客才基本散去。从早上到此时,单据上显示共接待了600多名顾客,大部分都吃了免费的面。但收支是否平衡,他还没有来得及算。晚上还要营业到9点多,所以他还得抓紧准备。 虽说每天一位顾客只供应一碗免费的手擀面,但记者看到,中午一位老太太吃了一碗不够,又要了一碗,都没有要钱。后来和她攀谈,得知,这是一位孤寡老人,今年75岁,名叫刘春兰。她的儿女都因车祸去世,老伴也走了三四年了。她就在饭店附近住,袁海军知道她的情况,特意交代不让收钱。 但老人一再表示:“我虽然是孤寡老人,但也不能老占便宜,今后再来吃面,我多少也要表示一下,支持支持!” 得知饭店的收入会用于公益事业,不少本来只是吃面的顾客专门要了凉菜,有的付钱时不让找零,还有的吃碗面悄悄离开,把钱压在饭碗下。专门来吃一碗面的人,在第一天,非常之少。 袁海军说:“开业首日,比较忙乱,虽然来了很多志愿者,服务依然有点跟不上。但我会认真总结经验,今后肯定一天比一天做得好。我有信心,只要坚持我们的公益理念,做一碗有‘温度’的免费面,饭店肯定不会赔,还能把这种模式发扬光大。” “一碗面”终于端上了桌,它虽普通,却包含着远大的公益理想。我们乐见其成,但还要继续观察。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