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微博晒出几张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在“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上自习的照片,并表示研究中心已经正式对学生开放。日前,记者实地探访开放数天的研究中心,并采访了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时也是“口述历史”研究团队成员的刘英力。刘英力回应了外界部分相关疑问,并介绍,崔永元本人在研究中心并不任职,而研究中心维持日常运转的经费分为两部分,来源十分明晰,未来也将更加规范。遗憾的是,崔永元本人正在上海录制节目,未能接受采访。 调查:仍处试运行阶段 崔永元本人不任职 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体是一栋四层小楼,前身是中国传媒大学老图书馆。内设八个展馆,主要分布在二、三层,四层则是资料室,“口述历史”团队在那里按照分工夜以继日的工作。在早先的采访中,崔永元的助理穆雪峰告知记者,崔永元本人与研究中心“没什么关系”,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询问了刘英力。刘英力称,这个“没关系”指的是崔永元本人不在研究中心担任行政职务,但是具体包括中心的采访方向与内容,都需要与其协商,包括展馆的设置,也多来自崔永元的创意。 不挂职并不等于“不管事”。每年,研究中心要做项目计划书报给崔永元,由他来定大的采访方向,具体工作细节私下交流,而对采访项目计划的内容、流程的判断,则需要“永元公益基金会”的十个理事投票表决,“之前没有这个机构设置时,是崔老师个人决定,但此后会愈加向公开透明转变,会做得很规范。”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已经对学生开放的展馆集中在整个研究中心的二层与三层,目前还处在试运行阶段。其中各类新闻中提到频率很高的“电影传奇馆”资料开始收集的时间非常早,包括早年间的放映机、著名演员周璇使用过的胭脂盒等等。 运转:维持机构运转资金来自基金会及学校经费 在研究中心,其中有两个展馆略微与众不同。一个是人物馆,名字取做“艺术·家”,陈列着七位已过世著名导演的部分遗物,如陈鲤庭、汤晓丹等人。一进门的右手边便是一个大的投影墙,播放总结诸位导演一生成就的影片片段。每位导演的专属区域内,有的尽力复原其生前生活场景,有些则摆放手稿、资料,而这些物品 均来自家人的捐献,“这个馆是比较特殊的,出于对原件保护的考虑,不打算开辟为自习室,还有一些物品因为数量、空间的限制,未能全部展示。” 至于连环画馆,则陈设了崔永元个人收藏的一些连环画,有新近出版物,也有上个世纪泛黄的“小人书”,均由崔永元本人出资购买,此外还有一些艺术家专门所作的馈赠品。 令人眼花缭乱的展馆布置、人数众多的采访队伍……很多人都关心,这样一个机构如何维持正常运转,资金来源等问题。 刘英力坦率的表示,维持机构正常运转的资金来源分为两部分,即崔永元的永元公益基金会及中国传媒大学提供的经费,“崔老师是基金会的发起人,他肯定会捐赠的。我们每年也有预算式的募款,到年底会给出采访计划及预算,基金会按照这个去募捐,这些都有严格的管理流程和操作明细。” 陈设:大部展品由崔永元个人筹集 团队主业是“口述历史” 在整个“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布置中,展馆所在的四层下楼,亦即中国传媒大学原来的老图书馆,只是研究中心的一部分。刘英力说,整个研究中心面积约八千平米,后面还有一个书库,研究中心的大部分资料都存放在内。 “展品大致有三十万件,大部分由崔永元个人出钱筹集;‘口述历史’采访工作是由永元公益基金支持,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刘英力笑着表示,整个团队的主业是“口述历史”的工作,并非各个展馆,“未来可能会融合的比较好一些,一楼在布置的口述历史馆就是一个实践。” 早在崔永元开始从事“口述历史”研究的时候,便有人质疑,“口述历史”并不能反映全部历史的真实,在研究中心成立后,这种声音也没有消失。刘英力说,在采访中,叙述者一般会带有个人色彩,讲述中会附上主观愿望和立场,视角不同看待同一件事情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 “就好比读者会认为在教科书上看到的是真实的东西,但是在别人眼中、描述的也会与实事有差距。”刘英力认为,口述历史只认为它能够接近真实,“我们能够保证的是,我们所做的‘采访’这件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设想:布置“口述历史馆” 可公开资料未来实现数字化 崔永元团队“口述历史”的工作实际早在2002年便已经展开了。刘英力也是团队成员之一,他透露,那时是基于做《电影传奇》这个节目,接触到不少老电影人,得到与“口述历史”相近的资料。而崔永元本人则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去日本访问的时候便已经接触到“口述历史”,只是当时没有花心思去做。 直到2012年,崔永元的“口述历史”团队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成立研究中心,定为学校的二级机构,整个团队全部并入该中心,大概有60个人左右,分为采访组、资料整理组、技术团队、项目管理后勤四大类。其中采访组人数最多,约20人,采访项目则遍及抗战老兵、电影人、外交官、知青等领域,至今已经采访四千多人次。 虽然还未能全部开放,但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团队已对研究中心未来的工作设想做出一些规划。刘英力介绍,一楼则有正在布置的“口述历史馆”,在不久的将来会将团队已经采访到的、可以公开的资料做成影像,学生可以查阅,包括视频、图片等。 “我们研究中心的设计理念是‘朝馆夕室’,白天展示陈列物品,晚上提供场地让学生们上自习。”也正是出于这个考虑,刘英力说,他们打算设计导览讲解系统,同时已有的可以公开的口述历史资料会在以后全部数字化,并制作检索系统,能够公开查阅,“现在还在初步设计阶段,并未实施。至于原件,可能会对研究者公开一些,也要经过专门的申请流程。”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