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都是一次考验。鲁甸地震应急救援,见证着新的进步。 地震后3分钟,公安消防部队救援力量已携带应急救援装备出发。冒着山体滑坡、岩石滚落的危险,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公安消防大队全体官兵清障开路、徒步疾行,2个小时后到达震中,成为当地最早开展救援的一支队伍。 地震后4分钟,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正在办公室处理昆山爆炸事故救援工作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部长王平收到了中国地震台网的短信速报。他疾步走到地图前,用荧光笔将震中地带做上标记。“我们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收到了短信,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各司其职,应急响应机制就启动了。”王平说。 速报短信的背后是灾害信息充分共享的机制。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第一时间传来的灾情,成为各种应急响应机制启动的集结号。 中国地震局启动地震应急响应;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公安部启动抗震救灾应急机制;交通、卫生、军队……不到1小时,救灾指挥系统各相关部门全部到位。 各路救援力量以最快的速度从四面八方向震中汇聚。 地震发生后,云南省第一时间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成立抗震救灾、医疗救护、查灾核灾、震情监测等工作组,党委、政府相关领导和武警、公安、医疗救援队伍等紧急赶赴灾区。 地震后10分钟,云南省民政厅向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和曲靖市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同时发出调拨指令,各储备库工作人员立即开始装车。当晚,部分物资陆续运抵灾区。 4日11时,国家减灾委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等级提升至最高级别的I级,进一步支持鲁甸地震灾区做好救灾工作。 “从鲁甸地震救援行动看,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越来越完善,救灾更加迅速、科学。”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司副司长尹光辉说。 5日夜,中国地震局大楼灯火通明。地震系统鲁甸地震现场指挥部里,指挥人员正通过调度平台实时了解灾区一线的应急队员所处位置、行动路线轨迹、上报的灾情、地震烈度评定等信息。队员直接将灾情图片和烈度调查情况上传到平台,并响应指挥部的调度指令;队员之间也可以看到相互之间的轨迹。 “在鲁甸地震灾区,地震现场指挥调度平台首次大范围搭建使用。”中国地震局有关负责人说,从汶川地震到鲁甸地震,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科技应用有了很大提升,强化了指挥部与应急队员之间的信息互通,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6日8时,鲁甸县成立的疾控中心指挥部,包括国家级专家、省级专家、昭通市级和县级防疫人员、成都军区、四川省宁南县在内的249名防疫人员全部到位。 科技成为抗震救灾的“千里眼”。截至4日15时30分,武警黄金部队先遣救援队的四旋翼无人机已3次起降,传回25分钟的灾区航拍影像资料,为合理分配力量、确定救灾重点、选择救援路线、畅通指挥系统、搜救转移受灾群众提供了高效准确的信息参考。 “消防官兵在搜寻确定被困人员时,采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多种方法快速定位,在不同的现场环境运用不同的搜救技术手段。发现被埋压的受伤人员不会贸然救出,而是由随队医生进行专业的急救处理后,再按程序搬运、转运伤员,医疗监督与现场急救始终贯穿救援全过程,避免了对被困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生还率,降低了致残率,体现了科学施救理念和专业化救援水平。”曾多次参加大型地震救援实战经验丰富的公安部消防局作战专家说。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王天朝曾参加过多次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他带领的医院33人先遣医疗应急队伍已经在巧家县震区接治100多名伤员。他认为,通过汶川、玉树等大地震,大型应急医疗救治有了多方面变化:首先是第一时间到灾区的先遣医疗队伍组织、搭配越来越高效。第二,对伤员的救治机制愈加完善。第三,医疗设备进一步升级。如此次他带领的医疗队携带野战手术车、移动X光机,能在手术车完成手术。第四,通过前方医疗队伍和后方医院无缝对接,开通绿色通道,重伤员转诊更加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