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还没一撇,十分大的饼已经画了出来。”一位规划专家如此描述炒作“规划利好”的行为,而今这样的炒作现象依然多见。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全文甫一见诸网络,南京被“定位”为特大城市的消息就被大肆炒作。炒作这一消息的不仅有房地产类新媒体、都市报,甚至还有地方政府部门的新媒体。由此,引发了规划业界和部分社会群体对过度炒作发展规划的担忧。 类似对规划的过度炒作并不鲜见。在股市里,部分区域、产业、行业规划的信息一直被当做内幕消息炒作。每每有相关规划出台,就会有关联的概念股被追捧拉涨。导致人们竞相以获得规划信息为能事,股票贴吧里总有谣言满天飞。如,十三五规划出台前后,所谓“二胎概念股”“健康概念股”就成为股民追逐的热门。而在楼市里,通过炒作规划拉高房价已经成为开发企业的惯用套路,这类炒作从软文写作、媒体投放到话题转发都有精确的时间节点和操作流程。2014年,河北保定一度被炒作为“未来的北京副中心”,导致当地十来天房价涨幅超过去五年的总和。 过度炒作和消费规划容易误导社会认知。其实,按照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划分,南京已经是特大城市,此次《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也是以此为基础。房地产企业及相关媒体炒作旧闻,不过是希望给刚出台土地限价政策的当地楼市添一把火。然而,让“特大城市”成为头条标题,借机哄抬土地和住房价格,恰好掩盖了规划的核心目标——把长三角打造成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群。更淹没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对特大城市要求:适当疏散经济功能和其他功能,加强与周边城镇基础设施连接和公共服务共享。 某些地方政府部门负责人似乎乐见这样的炒作,以为炒作提升了规划区域的知名度,为地方发展造了势、吸引了人气。却不料,这样的炒作只能让规划挂在墙上,停在嘴上,就是落不到地上。房子造起来了,房价炒起来了,却可能变成了“空城”“鬼城”,规划目标没能成为现实。放任炒作,一方面会导致地方开发投资成本大幅上升,对规划的落实产生阻碍甚至抑制;另一方面也可能让地方政府误判形势、错失机遇。比如,南方某市数年前引进了一个概念产业,但凡提到这个产业这个城市都会榜上有名。但是数年过去这个产业依然是个概念,甚至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包袱。 规划是蓝图是导向,引导着社会资源的流向,因此相关部门对规划的制定和落实都不能掉以轻心。既不能“规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电话”,也不能“制定时精益求精,发布后漫不经心”。防止规划被过度炒作和消费,有效引导社会科学全面认识规划,带动各界按照目标落实规划,应当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规划的图景最终需要实干去落实。规划业界常以“一张蓝图干到底”作为一项规划的完美归宿,尊重规划、落实规划无疑是对规划权威性最有力的捍卫。 为发展预热,对形势预判,聚焦和关注规划本无可厚非。但在当前条件下,规划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较大,规划在落实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出现偏差,由此,我们更应高度聚焦和关注规划的落实。规划犹如青涩的果子,过度炒作犹如青果榨汁,这样能喝出什么味道呢?我们更期待瓜熟蒂落之后,见证蓝图成为现实。 (编辑: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