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化工业的一路高歌,成就了东北三省的辉煌。然而近年来,东北一度消失在主流发展大潮中。直到2014年,东北再次成为焦点,却是以另一种方式。 过去一年,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速节节败退,吉林和辽宁名列倒数,黑龙江更是屡次垫底。昔日的经济重镇,如今却亮起发展的红色警报。 美国经济史学家兰德斯在《国富国穷》一书中曾说道,“历史憎恶跳跃,大的变化和经济革命都不是突然来临的,它们必定是经过了周全的和长期的准备。”东北以自身发展状况映照着这个论断。 东北从日据时期就开始大规模发展重化工业、机械制造业等,其发展历程相当于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缩影。建国前打下的基础和自身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让东北在新中国成立后依然是政府发展工业、复苏经济的首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量重点工业项目进驻,东北也因此成为那个时代的宠儿。 然而,在经历几十年发展后,资源面临枯竭、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国企占比重等问题暗暗滋生。到200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振兴东北计划由此推出。 随后十年,中国进入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对资源型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东北也因此迎来一个相对稳定快速的增长周期。但是,原有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经济数字背后掩盖了太多失落。因此,一旦中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东北的脆弱便暴露无遗。 实际上,对比过去三十年的数据,我们会发现,不论是经济增速还是GDP排名等,东北的地位都处于不断下滑状态,再结合近期东北呈现的问题,我们有理由判断,在经历近一个世纪的高速发展后,东北经济碰到了天花板。 东北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都曾或多或少地进行过转型的尝试,然而最终效果始终不佳,最根本的结构问题和体制弊端仍然深深困扰东北。 此外,更让人忧虑的是:东北的经济滑坡也折射出另一个问题——作为中国工业起步最早的地区,东北经济告急,是否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拉响了警报?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