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首支女子地震救援队:因为要专业 所以忍住眼泪

首支女子地震救援队:因为要专业 所以忍住眼泪

时间:2014-08-12 10:26来源:新京报 作者:卢美慧
背着几十公斤的装备跑了30公里进入重灾区,5个女兵比很多男兵跑得还快。

  对话动机

  背着几十公斤的装备跑了30公里进入重灾区,5个女兵比很多男兵跑得还快。她们第一次在地震灾后救援中实战,第一次直面生死,看着被半座山掩埋的村庄,第一次无能为力。生死离别,总让眼泪在女兵的眼圈里打转,但她们不能哭,她们是来救人的,每天都把一句话在心里默念无数遍:要专业一点。让一位女兵为你讲述作为地震救援者的经历、感受和思考。

  对话人物

  田洪娇

  成都军区十四集团军工兵团二级士官,26岁,从军6年。去年9月开始接受地震救援专业训练。鲁甸地震,作为班长的她和四名女战士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承担抢险救灾任务,被外界称为“中国首支女子地震救援队”。

  评价

  本次地震,工兵团共出动78人,救援人员69人,其中男兵64人,女兵5人。招收女兵主要是考虑女兵心思更细腻,相较男兵,对救援现场的各类情况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在灾区,女兵还能利用性别优势对受灾群众给予安慰。

  设置专业女子救援在全军尚属首次,虽然训练时间不长,但经过这几天的救援,五名女兵的表现做到了“不辱使命”。

  —陈代荣,成都军区十四集团军工兵团副团长、地质灾害紧急救援队队长。

  战队

  一个“80后”带四个“90后”

  新京报:你们这个队伍组成是怎样的?

  田洪娇:我们这次一共来了5名女兵,我是班长,今年26岁。其余四人分别是邓小雨(19岁)、邱泽敏(19岁)、戴雅娟(23岁)、熊洁(23岁)。除我之外,另外四人都是去年才入伍的新兵。一个“80后”带着四个“90后”。

  新京报:部队内部也有“首支女子地震救援队”的说法吗?

  田洪娇:没有,这是媒体后来的称谓。但我们营是专业做救援的,去年是首次招收女兵,这次救灾,据我所知应该是首支女子救援队伍承担救灾任务。

  新京报:从去年9月到这次地震前,你们日常的训练是怎样的,专门针对地震救援?

  田洪娇:平常训练主要涵盖三大门类课程,包括通信、地爆(地雷爆破)、操作手作业,都是针对地震救援的。

  新京报:平常训练和男兵有什么不同?成绩怎样?

  田洪娇:没什么不同,跟上学时候是一样的,有男有女。女兵成绩不差,我们有个“挖雷坑”作业,及格时间是3分钟,我们五个的成绩都在一分钟内,比不少男兵都强。

  救灾

  灾区状况比想象中严重

  新京报:这次是第一次进入地震灾区?

  田洪娇:是的。我们都是第一次。

  新京报:灾区的状况和你们之前的心理预估一样吗?

  田洪娇:接到任务时我们在大理驻训,新闻里说震级是6.5,我们都以为是一次小地震,不会有多严重。到了鲁甸,我们见县城的房子大多好好的,但挺进震中龙头山镇后,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镇里的老街完全成了废墟,路和房子连起码的轮廓都看不出。

  新京报:到灾区第一天主要做了哪些事?

  田洪娇:从鲁甸县到龙头山镇的路当时是堵死的,我们一路跑了30公里来到镇上。刚到镇上我们就碰到了一位父亲,他说他三个女儿和一个小外孙被埋在了废墟里,我们卸下装备就去了。我们上午9点50分到的镇上,下午3点左右,那位父亲的孩子都找到了,很可惜,三个姑娘都不在了。

  新京报:救援已经持续了一周,在你们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遗憾?

  田洪娇: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救出幸存者。这次地震倒塌的多是土坯房,垮塌后几乎一点缝隙都没有,很多人可能不是因为外伤,而是直接窒息死亡的。

  新京报: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实例吗?

  田洪娇:我们去甘家寨子,那是半座山整体塌陷,把一个村子50多户都埋了。那里塌陷面积太大了,看不到房子的模样,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搜救。在现场完全束手无策的感觉,让我特别沮丧。

  情绪

  总是想哭,但不能哭

  新京报:这是你们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死亡吗?

  田洪娇:第一次。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那位父亲的三个女儿被挖出来时,我感觉她们还有温度,身体还是软的,但人就是不在了。三姐妹最大的23岁,最小的才12岁。

  新京报:你们的年龄都不大,怎么面对这个场景?

  田洪娇:人们总爱说生离死别,在那个场景里,我才真正明白这四个字究竟有多残酷。那位父亲俯身看三个女儿的样子,我想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和队员们都是女孩儿,都是女儿。我的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两个小队员没控制住,眼泪掉下来了。

  新京报:你们需要控制自己不流泪?

  田洪娇:是。其实这些天,我总是想哭,但是不能哭。我们是军人,到这里是来救人的,每天我都把一句话在心里默念无数遍:要专业一点。

  新京报:平常训练中会专门有情绪管理方面的课程吗?

  田洪娇:我们有专门的心理疏导课。日常训练看一些部队以往救灾的视频,有时候看着那些我都会掉眼泪。但到了现场,就要专业,特别是我还是带队的,如果我情绪崩溃了,队员们怎么办?

  新京报:队员之间会相互安慰或鼓励吗?

  田洪娇:不会有特别的言语。但是第一天找那三个女孩之前,我们五个是手牵手去的现场,很自然地就把手牵到一起了。三个女孩儿找到之后,大家都在咬牙忍着眼泪,当时我们看看彼此,也算是一种相互鼓励。

  专业

  救援要科学 男女不重要

  新京报:有人会说,女兵情感脆弱,体力也不及男兵,而地震救援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设置女子救援队似乎没有必要。

  田洪娇: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拿这次救援来说,我们五个人在我们团是最早到的震区,那30公里我们跑得比很多男兵还快。

  我记得当时我提着救援器械在山路上跑,碰到其他部队的一位战士,他问“跑那么快干吗?”我冲他喊“干吗?去救人命啊,争分夺秒!”

  至于情感脆弱,那是缺点吗?我先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之后才是女军人。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好歌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6-04-11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