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社 中外新闻网 记者胡树萌)6 月 4 日,在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诞辰30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俄罗斯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校长、哲学博士亚历山大·费多罗夫教授于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举办了“康德批判性思维批判与未来哲学”讲座。
来自北京各大学的 50 多名哲学系学生和教授,以及对未来哲学感兴趣的科学界代表前来聆听讲座。在中国的微博平台上,有 485 人观看了讲座的在线直播,1779 人观看了讲座的录像。
伊曼努尔·康德(德文: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11],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毕业。1755年起在母校任教,这一时期是他思想上的“前批判期”。他埋头于自然科学研究,讲授多门学科,同时发表了许多关于自然科学的著作。1770年被聘为教授,他的思想转入“后批判期”。从1781年开始。他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3部著作。这标志他的批判哲学体系的诞生,并带来了一场哲学上的革命。1793年他因一些观点,被告蔑视基督教教义,遇到一些麻烦。但他仍不断探索和写作,直到1804年2月12日病逝 。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弗朗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