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火药的发源地,而硝是制造火药的重要原料,古代中国人是怎么发现和生产硝的呢?5月,记者跟随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专业考古人员来到重庆彭水县诸佛乡的红岩洞,据说,这个深藏于高山崖壁中的洞穴曾是前人制造硝的“工厂”。 位于重庆市东南部的彭水县,明、清时期曾是川东三大产硝县之一。红岩洞的洞口位于一座大山的半山腰,属于喀斯特地貌溶洞。全长10公里左右,海拔770米,呈东高西低的姿态。 站在红岩洞的山脚下,头顶是巍峨的高山,依稀可见古人运送制硝原料的崎岖山路。300米高、近70度的陡坡使16人的队伍在蒙蒙细雨中行进得异常艰辛。光滑的石面、松软的泥土,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经过2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来到红岩洞洞口。洞口内10米左右,便有一处古人熬硝的遗址。石头堆砌的圆形大硝池直径约有2米长、用于熬硝的大灶台达到1平米见方。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刘前凤告诉记者,目前红岩洞内已发现7处熬硝遗址,这些遗址大部分是明、清时期建立的,当时的政府曾在彭水县城设厂制硝,使从事制硝业的人数不断增加。 据了解,前人熬硝大致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将从洞内挖掘出的硝土去除杂质,然后将硝土和清水按比例加入硝池中,使硝土变为液态,最后将硝池内的溶液放入灶台上的铁锅中加热,结晶后便可得到硝。 为了探寻另一处熬硝遗址,记者一行淌过水深过膝、长达百米的洞穴池塘,穿过仅容一人侧身通行的缝隙,紧贴崖壁通过洞内悬崖,抓着绳索降到30多米深的洞底。途中,借助灯光记者见到了直达洞顶的石柱、形态各异的石钟乳,专业从事洞穴探险的领队孙克宁告诉记者,这些石柱最高的有36米,它们的生长速度大约是一万年增高0.6—1.2米。记者也看到了乌黑闪亮的石花、浑圆天成的穴珠、犹如层层梯田的边石坝等奇异景观,这些景观需要经过几次造山运动后再经历了上亿年的地质演变,才可形成。 历经3小时艰难跋涉,进入洞穴3公里左右,记者一行见到了一处以煤炭为燃料的近代熬硝遗址。刘前凤告诉记者,在民国时期,彭水县城曾设官硝店,办理采硝业务,制硝业一度兴盛。而解放后,随着工业制硝技术的完善,古法制硝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红岩洞海拔较高,山势险峻,洞内地形复杂,道路不易通行。为何前人要选择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洞穴内熬硝呢?刘前凤告诉记者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洞穴里硝土资源十分丰富,另一方面由于硝的主要用途是制造火药,政府不准民间私自熬硝,而当地的土司拥有自己的武装,所以会雇人躲藏在隐蔽的洞穴里熬硝,用以制作火药,且熬硝的燃料和成品硝的运输很可能是靠工人们背运运输的。 孙克宁告诉记者,红岩洞已探明的深度约10公里,记者一行16人,用了两天一夜的时间,仅探洞5公里,还不到该洞的一半的深度,但即使是这样,记者身上早已处处酸痛,小腿、手臂更是多处磨破了皮,手套磨破了无数个洞,衣物、鞋子也满是泥沙。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巴人,没有登山靴,没有安全绳,也没有探照灯,靠着自己的双手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从事生产活动,不由让人充满对巴人坚强生活的敬意。(蔡震) (编辑: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