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1月22日文章,原题:高等教育,事关荣耀:中国正竭力扭转人才流失趋势 上世纪90年代初,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赴美国留学,并最终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但就在他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时,他开始感到自己是个“外人”。2008年,40岁的他重返祖国,成为中国归国学者中的翘楚。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派遣学生赴外留学就是中国改善教育的重要举措。如今,已有300多万中国学子先后赴海外留学,他们在经合组织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学生中的占比超过1/5。而且这些才俊大多滞留国外。中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这些人中仅有1/3选择回国,而某些统计的比例甚至更低。 为助高校吸引人才,中国政府已出台一系列计划,包括2011年推出的吸引高端外国专家的“外专千人计划”。中国对高校的支出也已激增:2001年至2011年间增长5倍。此类措施效果显著:2005年至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增长54%,获得的专利数量增长7倍。但大部分中国高校仍任重道远。仅有两所中国(内地)高校跻身《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 吸引部分明星学者回国,并不足以使中国变为学术大国。其中许多学者都是以“兼职”身份回国。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崔大伟认为,在中国2008年“千人计划”吸引的学者中,近75%没有放弃在其他国家的职位。此类计划通常只能提高知名度而非改善研究水平。此外,中国意在引进的学者往往是功成名就的教授,但他们更容易出成果且更富创造力的岁月或已一去不返。 如今,中国部分高校正改变招聘方式。北大各系正利用国际评估标准招聘和选拔教职人员。清华大学的一些院系也在吸引私人资金为部分终身职位支付高额薪酬。在某些名牌院校,助理教授的年薪可高达七八万美元,其中80%来自捐献。 但众所周知的是,各国学术机构改革普遍进展缓慢。中国拥有24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而且迄今为止仅有少部分转变思路。(王会聪译)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