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报道【香港中美聚焦网6月24日文章】题:21世纪伊斯兰国之梦:美国、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将为之付出多大代价?(作者美国印中美研究所国际商业研究主任丹·施泰因博克) 在小布什时期,美国政府的新保守主义鹰派认为,萨达姆·侯赛因倒台将成为光辉的民主进程中倒向该地区其他独裁国家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但正如我当时认为的那样,这一多米诺骨牌理论反映了一些严重误判,而这些误判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地区局势造成剧烈影响。 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垮台后的数年中,伊拉克完成了向多元化政治制度的过渡,并于2005年举行了选举。但伊拉克的现实很容易让人想起当年铁托去世后的南斯拉夫。伊拉克正在分裂成分别在库尔德人、什叶派和逊尼派领导下的三个部分。没有解决的旧有分歧在2012年年中重新浮出水面,把伊拉克变成了战场。 在2013年12月政治裂痕演变成持久暴动之际,世界媒体却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乌克兰。2014年初,“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组织控制了安巴尔省的几个城市,从而为6月前占领摩苏尔和其他逊尼派城市铺平了道路。 引发石油关切 2012年,伊拉克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既包括欧洲发达经济体、美国和韩国,也包括大型新兴经济体,如印度、中国和其他亚洲经济体。 美国正在经历页岩气革命,因此不会像主要盟国那样受到不利局面的严重影响。相比之下,严重依赖俄罗斯石油的欧洲早已对乌克兰/俄罗斯危机苦恼不已。 石油价格今年1月还处于每桶90美元的低位,上周却收于107美元。在美国,由于市场担心伊拉克的石油供应,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在欧洲,航空公司股价下跌。在亚洲,金价走强。在印度,石油进口对卢比汇率形成压力。 目前,在伊拉克出口的石油中,有近一半被中国买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目前是伊国内最大的外国投资者。 从短期看,这场危机将会导致中国国内油价上涨;从长期看,北京将会被迫增加从俄罗斯、伊朗和阿曼等国的石油进口。 从中期看,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将会持续减少,而中国的这种依赖性将会持续增加。在华盛顿,这被视为一个软肋,因为中国会更加依赖阿拉伯石油。在北京,这被视为一种机遇,因为经济利益能为战略合作提供支撑。 或现伊斯兰国 尽管有人猜测美国和伊朗正在伊拉克展开合作,但由于华盛顿对什叶派总理马利基牢骚满腹,伊朗最高领袖反对美国在伊拉克采取行动。 与此同时,“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组织正在加强对叙利亚边界一带的控制,希望为伊斯兰国建立权力基础。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曾在10年前发表的《全球趋势》报告中谈到中东可能出现“新伊斯兰国”的情况。该委员会曾对圣战者企图从传统政权手中夺取控制权而进行的斗争进行跟踪。 全球危机结束后,人们将这种情况置于脑后。分析人士认为,该地区的稳定局面已经加强。我和其他一些外界观察家向国家情报委员会代表强调,这是一个错误。 华盛顿的看法与伊拉克的现实关系不大。此外,由于全球危机的余波将削弱中东的增长前景,这种情况将会变得更加紧迫。 目前,圣战者在伊拉克受到表扬,有人说他们让城市变得安全了,还提供服务,并使人们摆脱了马利基的腐败统治。然而,如果“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组织能有机会巩固统治,该组织可能会以公开鞭笞、截肢和砍头的方式实施自己版本的伊斯兰教法。 阻碍全球增长 就在一两年前,能源分析师还在热情洋溢地谈论伊拉克—中国关系的未来。有人预计,到2035年,伊拉克生产的石油将有80%流向中国。在北京看来,这意味着石油供应的进一步多样化和更趋稳定。在巴格达,这将为多年的经济发展、增长和繁荣提供支撑。 如果伊拉克危机久拖不决,中国会忍受下去,但伊拉克会陷入分裂。在新兴世界看来这是坏消息。发达经济体在几十年前就经历了能源密集程度最高的增长阶段,而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目前正在经历这个阶段;在包括印度和几个非洲国家在内的其他经济体,这个阶段将很快到来。 在发达世界看来,极为不利的情况难以忍受,因为油价会随之升至每桶150美元。在美国,这将阻碍经济复苏。在欧洲,这将使该地区经济重新陷入严重衰退。在亚洲,这将干扰日本的改革议程,导致中国的增速和再平衡步伐放缓,并使新兴亚洲国家的崛起受阻。 伊拉克需要的是有效稳定,即通过多极合作实行的法治———而不是一个或另一个西方大国作为帝国主义留在该地区的遗产的代理人实行的法治。 (编辑: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