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文汇报17日报道,乌克兰反政府示威者二月下旬占据基辅政府大楼,迫使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下台,示威者和西方高呼“民主胜利”。亲俄示威者今天占据东部城市政府建筑,昔日借助街头抗争上台的基辅现政权,却将此定性为“恐怖活动”,调动大军“反恐”,要乌兵把枪口指向自己的国民。 无论是东部亲俄示威,还是克里米亚脱乌入俄,扣动这场乌国危机的板机,其实正是基辅现政权。乌国“西边亲欧、东边亲俄”由来已久,并非单纯一个新政府上台就可解决,何况现政权并非民选,本已无认受性,更要一上台就废除俄语的第二官方语言地位,反俄图谋表露无遗,试问怎会不引起俄语人口反抗? “反抗”的例子不胜枚举。基辅上月任命别列佐夫斯基为海军总司令,但他不到两日就宣布投效克里米亚。近日,乌东警察拒绝镇压亲俄示威,更有派往“反恐”的乌军装甲车倒戈,反映基辅政权不得民心,更深陷合法性危机。 乌国语言之争,令人想起地球另一端的加拿大。加国采用英语和法语作为双官方语言,不过在人口第二多的魁北克省,法语人口占逾八成,亦是全国唯一把法语列作单一官方语言的省份。文化冲突令魁省多次出现“魁独”运动,但一直不获民意支持,过往两次独立公投均告失败。当地执政魁北克人党亦因鼓吹魁独,本月初在省议会选举大败,成为40年来首届无法连任的政府。但正是魁省保留的“法国”特性,才使加拿大得以保留国家的完整和统一。 魁省的例子还显示,多元文化国家出现语言文化冲突是正常现象,不代表不能共存。乌东毗邻俄罗斯,很多居民都说俄语和享受俄文化,难道他们就不是乌国人?基辅政权批评俄国分裂乌国,但他们强行把俄语人口定性为外人,才是真正撕裂乌国的元凶。(陈国麟) (编辑: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