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视角 >>美国人讲述如何在中国度过“另类”感恩节

美国人讲述如何在中国度过“另类”感恩节

时间:2013-11-29 11:09来源:参考消息网 作者:参考消息网
在连云港这样的中国小城市,只有一家餐馆的食物跟感恩节食物有点像。那就是肯德基。

  

资料图片:2012年12月21日,行人从浙江省杭州市一家百胜餐饮集团旗下的肯德基餐厅前走过。新华社发

 

  资料图片:2012年12月21日,行人从浙江省杭州市一家百胜餐饮集团旗下的肯德基餐厅前走过。新华社发

  参考消息网11月29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邮报》11月26日发表题为《中国制造的感恩节》的文章,作者为德布拉·布鲁诺。文章称,在国外过感恩节感觉既是一种爱国的义务,又能缓解思乡之情。在这个最“美国”的节日,文章的作者布鲁诺从前总能找到办法应付自如。

  布鲁诺说,就要在中国过第三个感恩节了。现在已经知道不能什么都想当然了。

  文章称,先从采买食材开始。怎么能知道哪些蔬菜没有农药呢?就算标明“有机”的蔬菜也不保险,因为据说中国的有机农场照样使用农药。不过另一方面来说中国的水果蔬菜还是很丰富的,毫不费力就可以找到抱子甘蓝、红薯、青豆和苹果。

  还有火鸡:中国人已经发现他们能从感恩节前寻找火鸡的美国人那里大赚一笔,于是早在11月底之前,外国人常去的三源里菜市场就出现了大个的冰冻火鸡。

  文章指出,可是并非所有材料都能买到,即便是在那些面向西方人的商店。做馅饼皮要用的起酥油,这三天里布鲁诺走了三个大市场,问了三源里各个熟悉的摊位。布鲁诺努力用自己认为正确的翻译问他们:“酥油有吗?”

  而他们大多数都回答“不知道”或者“没有”。结果,只能听了一位朋友的建议,买了法国产的烹饪用人造黄油。这个感恩节,终于可以做馅饼了。

  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11月27日发表题为《我在中国肯德基餐厅度过的感恩节》的文章,作者为马特·斯基亚文扎。文章指出,2004年夏末,在作者斯基亚文扎即将去中国连云港做一年英语老师之前,斯基亚文扎跟一个曾在中国待过几年的朋友聊了聊。

  他说:“节日挺难熬的,不过,奇怪的是圣诞节还好,最难熬的是感恩节。”

  于是,在那年感恩节快到的时候,斯基亚文扎决定,不去管它是最好的选择。就这样吧,去学校,上课,备课,然后回家。可是当斯基亚文扎坐在沙发上看007碟片的时候,突然感到一阵羞愧。这可是感恩节啊。应该来顿像样的感恩节大餐才对。

  可是有个问题。在连云港这样的中国小城市,根本找不到火鸡或者蔓越莓酱。更别说火鸡填充馅料、红薯或者南瓜派什么的了。事实上,在这个小城,只有一家餐馆的食物跟感恩节食物有点像。那就是肯德基。

  文章称,斯基亚文扎吃完出门找出租车的时候,听到后面有脚步声:一个穿西装的青年男子跟着我从餐馆里出来。他说:“感恩节快乐!希望你今天过得快乐!”说完,他就扭头走了。于是,在中国的第一个感恩节就这样结束了。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欧阳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4-03-06 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