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可持续增长惠及全球(国际论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在2013至2014年间,中国的增长率可能维持在7.75%左右,比两年前国际上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期低了几乎两个百分点,但这与中国的思路似乎是一致的,那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率会在7%—8%的区间继续增长。不少经济学家估计,中国向缓速增长的转型才刚刚开始,还有人认为中国在这个转型期结束时的增长率为6%甚至更低。对此,我们可作几方面的观察分析。 首先,中国增长放缓的背后,是意义深远的发展方式的转变,即转向平衡增长,它将纠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城乡之间、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高增长与环境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挑战在于,在建设一个新增长模式的同时,还要应对旧模式遗留的种种影响,其中包括:过分依赖信贷投资来驱动增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及炼钢、水泥、造船、房地产等行业的产能过剩等。 第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不可避免的,但其程度却是可控的。中国过去多年的高速增长难以复制,因为有很多因素,比如适龄劳动力人口的扩张、农业劳动力转化为高生产率的制造业劳动力、儿童的高入学率、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入世贸组织等。而中国的可持续增长将主要来源于资本构成、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和经济学家强调的“全要素生产率”。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改善投资效率来获得增长,这包括基础设施、发电和能源、人力资本等领域。全要素生产率,将是今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它需要更强势的政经治理能力、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改革,以及市场主导的政策框架。 第三,在经历多年的两位数高速扩张后,中国增长放缓并非坏事。如果社会福利、财政和经济政策确保普通家庭、工人和中小企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受益者,那么人们没有理由怀疑未来生活质量的稳步提升。事实上,这恰是中国转型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的原因,因为这使经济发展更具可持续性,也使总需求的增长更加稳健。这不仅使中国受益,也将使世界受益,因为中国的进口需求将更加强劲,由更重要的消费领域推动的商品和服务进口新格局正在中国形成。 归根结底,我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超越推测”的崭新阶段。过去高速发展的经济方式已不再适用于这个发展日趋成熟、环境意识日趋强烈的经济体。一个新的、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尚处于初级阶段。尽管我们尚不明确这种转型将怎样进行、会发生何种改变、将带来哪些深远影响,但我们相信,这将强化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也将使全球经济受益。 (作者为瑞银伦敦高级独立经济顾问,本报驻英国记者李文云采访整理)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