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侨·华人 >>八百年王朝落幕 楚韵依然悠长

八百年王朝落幕 楚韵依然悠长

时间:2024-08-28 21:01来源:中国外宣通讯社 中国外宣网 作者:胡树萌
2024年8月18日,“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的带领下走进安徽楚文化博物馆采访。

  八百年王朝落幕 楚韵依然悠长

  ——“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走进安徽楚文化博物馆

  中国外宣通讯社 中国外宣网记者 胡树萌
 

  2024年8月18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委统战部支持,安徽省侨联主办,合肥市侨联、淮南市侨联、阜阳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的带领下走进安徽楚文化博物馆采访。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典、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19家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2家中央涉侨媒体共21家海内外华文媒体参加活动。采访团副团长、安徽省侨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君,淮南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侨联主席杨倩,安徽省侨联文化宣传部副部长涂世强,寿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王亚晖等相关领导陪同。

  全国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馆——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坐落于安徽淮南寿县。寿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古称寿春、寿州,拥有2600多年的悠久文明史。这座城市曾4次为都,10次为郡,是楚文化的积淀地。楚文化博物馆内,700余件(套)涉楚文物向今人述说着楚国最后的辉煌与衰落。 
 


 

  记者沿着进馆的玻璃栈道走向安徽楚文化博物馆,40米长的战国建筑瓦砾层尽收眼底,首先进入眼帘是玻璃栈道中央高高矗立,气势雄伟的大鼎······

  2015年6月,安徽楚文化博物馆项目正式筹建。 2018年5月8日开工建设。2022年1月13日,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开馆试运行。

  该馆建筑设计彰显了楚人“四方筑城”、“荆楚高台”建筑理念,通过“瓮城”“方城”“斗城”建筑布局,融合了现代院落和极简主义设计手法。馆展陈内容包括“安徽楚文化”“寿县文明史”两个基本陈列和“寿春寿文化”专题陈列。安徽楚文化陈列主要包括立国江汉、东进江淮、徙都寿春、楚韵悠长四个单元,寿县文明史陈列主要包括淮夷旧邦、两汉寿春、秦晋纷争、隋唐寿州、寿州之战、宋清寿州、革命沃土七个单元。该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博物馆建设、展陈理念和现代技术设备,较好展示了安徽楚文化和寿县历史文化,是一座大中型的现代化、地方性综合博物馆。该馆2023年12月,被中国侨联确认为第十一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2024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获评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楚人东渐江淮的历史进程,可以说是中华大地上一次伟大的民族交融与文化碰撞。寿县是楚国最后一座都城。春秋中期,楚国从江汉之间北上争霸之路一再受挫,转而东渐。战国后期,楚国因疏于改革,屡被秦国击败。公元前241年,为避秦兵,楚考烈王把国都迁往寿春,在此历经最后四代楚王。这座千年古城,见证了楚国八百年,从蛮夷到文明,从霸主到衰亡的晨昏暮曲······

  步入楚文化博物馆展厅,眼前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的楚大鼎吸引人们驻足。“鼎”自古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体量巨大,魁伟霸气的楚大鼎,彰显楚人“问鼎中原”的雄心。鼎耳及沿口下部铸饰菱形云纹,三足硕大寓示着“鼎立天下”,腹底部、足膝部、沿口处刻有“安邦”“铸客”等铭文,故又称铸客大鼎,长期位居中国第二大古代铜鼎,仅次于商代后母戊鼎。
 


 

  讲解员介绍说,鼎在当时是国之重器,更是墓主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楚大鼎出土于楚幽王墓。

  讲解员介绍说,20世纪30年代,当时安徽寿县的李三孤堆被盗掘,出土的器物铭文直指墓主是楚幽王,其中最为瞩目的就是楚大鼎。尽管如今原件被保存在安徽博物院,但楚大鼎的发现还是将这座晚期楚都的轮廓描摹得更加清晰。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的号角声声不绝。展厅正中,镇馆之宝“越王者旨于赐剑”就是这一时期合纵连横的见证。

  这把1996年出土于寿县蔡国贵族3号墓葬的越王剑,剑柄上有两道凸箍,用绿松石镶嵌出精美的勾连云纹,在剑格的双面用绿松石镶嵌出极富美感的空心鸟篆八字铭文:“王(越)王(越)者旨于赐”。根据铭文,这把剑是越王勾践之子在位时所铸造。一把越王剑为何会出现在蔡国墓葬中呢?讲解员说,公元前506年蔡国随吴国伐楚,击败了向淮河流域扩张的楚军。据史料记载,越国灭吴后,曾“越兵横行于江、淮东”,成了蔡抗楚的“新靠山”,这把剑就是蔡越两国交好的信物,佐证了战国时期吴、越、楚、蔡四国在江淮地区博弈的历史。
 


 

  《管子·轻重甲》载:“楚有汝、汉之黄金”。楚地盛产黄金,货币制度发达。158枚楚金币布成的“金山” ,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纷纷在此照相。楚金币是博物馆特色藏品之一,有龟版形、楔形和圆形,并印有“郢爰”“陈爰” 等印记。
 


 

  讲解员介绍,上世纪50年代至今,寿春城遗址及周边出土的楚金币多达195块,数量为全国之最。金币多用于贵族间的大宗商贸和跨国商贸活动,大量楚金币的发现,说明了楚国当时高度发达的经济贸易水平。
 


 

  “鄂君启金节”用青铜制成,分为车节和舟节,是楚怀王六年颁发给鄂君启的水陆两路运输货物的通行证。金节铭文记载了鄂君启的商队行经的路线范围、过关卡时免征的数额、免税的时效以及禁用的物资等条文。
 


 

  “舟节规定鄂君启使用的船只为150艘,车节运输限额是50辆,一年往返一次,禁止运输铜和皮革等物资……”游客施一凡一边细读金节上的文字,一边感叹2000多年前楚人完备的符节制度和经济智慧。

  寿县邱家花园出土的鄂君启金节 ,窃曲纹鹿首铜鼎造型独特、彩绘鸟纹漆盘画工精细、蟠虺纹兽流铜匜纹饰生动、战国青铜车马器制作精密……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2020年起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挖掘馆藏文物和地域文化内涵,开始进行数字化探索,对文物进行三维数据和文物高清二维数据采集与制作,建立了完善的数字档案和数字化呈现。我们坚信,当古老的文物被科技“唤醒”, 那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以及它所承载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江淮文化、吴越文化会交相辉映,将灿烂的中华文化传向远方······
 


 


 


 

  〔记者胡树萌:博士、诗人、高级记者、文旅部国家一级书法师。任中国外宣通讯社社长、总编辑,中外新闻社常务副总编辑、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城市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终身评委、中国区组委会(评委会)副主席等职务〕

(编辑:思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