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侨·华人 >>中国赴南苏丹维和工兵慰问当地残疾人和流浪儿童

中国赴南苏丹维和工兵慰问当地残疾人和流浪儿童

时间:2015-06-02 14:52来源:人民网 作者:燕小辉、徐智
国际维和人员日和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中国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分队分别去了两个特殊的地方——瓦乌市的“残疾人之家”和“流浪儿童之家”。

  人民网南苏丹瓦乌5月31日电(燕小辉、徐智)国际维和人员日和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中国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分队分别去了两个特殊的地方——瓦乌市的“残疾人之家”和“流浪儿童之家”。

  “残疾人之家”是瓦乌市的一处残疾人福利机构。踏进大门,一阵热情的掌声响起。然而此刻,却有一股悲伤的情绪涌上工兵分队队长吴建本心头,“当地人善歌善舞,来了客人,总要又蹦又跳表达喜悦。但是在这里,没有歌声,因为很多人不会说话;没有舞蹈,因为很多人不能站立。”吴建本说。

  中国工兵给他们带来了米、面、罐头等慰问品。围在来自中国的礼物面前,众人做起了传统的祷告。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感谢的不仅是“赐予我们食物的上帝”,还有“尊敬的中国工兵”。

  “说实话,我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你们的生活难题,但请记住,中国是你们永远的朋友,我们会一直牵挂着你们,并尽最大可能给予帮助!”吴建本的话又赢得一片掌声。

  临走时,一个双腿残疾的男子以手当脚,拖着身子爬到吴建本面前,说了一段当地语言。随行的翻译说,这个人叫杰克斯,已在此生活了近十年,中国工兵每年都会来看他们,他会一直记在心里,并祝福你们。

  “流浪儿童之家”,是一处专门收养流浪孤儿的民间机构。“SaLam!SaLam!(阿拉伯问候语)”,见到中国客人到来,孩子们自觉站成一队,边拍手边满心欢喜地呼喊着。

  其中,一个小男孩引起了分队副队长王文广的注意。小男孩名叫比利,今年只有八岁,然而命运对年幼的他是残酷的。比利父母染病早逝,战乱中他又被炸掉一条腿,从此流浪街头。王文广弯下腰抱了一下孩子,没想到对方竟哭了起来,他说长么大,除了记忆模糊的亲人和现在的老师,中国工兵是第一个拥抱他的人。

  大多数孩子的命运并不比比利好多少。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只有3岁,最大的也不过14岁。常年与饥饿为伴,看到中国工兵送来的食物,他们露出灿烂的笑容和渴望的眼神。但是,这样的情形发生在孩子们身上,让人看了心疼。

  苏内尔是这个家庭的“大家长”。他介绍说,这个不到2000平方米的院子,收养了近40个孤儿,不过最多的时候,这里有200多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选择离开出去闯荡,“我为他们的离去感到高兴,也要感谢像中国工兵一样的好心人,没有你们的帮助,这些孩子就会像断了翅膀的鹰一样,永远也飞不起来。”苏内尔说。

  “孩子们,中国军人与你们心连心,我们会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和医疗援助,相信你们以后会成为这个国家自豪的建设者!”临行时,王文广的一番话让孩子们深受鼓舞。

  回去的路上,王文广感慨,与国内相比,这里常年内战不断,特殊人群的照顾往往被人忽视甚至遗忘,他们比任何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和平强大的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维和的责任不仅在于推动当地和平进程,更在于点燃民众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压在维和人员的肩头的担子还很重。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哲思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6-18 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