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侨·华人 >>澳洲动物保护组织:反虐鸭广告被误读致使华人躺枪

澳洲动物保护组织:反虐鸭广告被误读致使华人躺枪

时间:2014-11-13 16:01来源:中新网 作者:于非门
为了介绍此次广告宣传的真实目的,“解放动物”负责人艾玛接受采访时称,广告绝无挑衅之意,相反是希望得到华人帮助,从消费者方面向养殖者施加压力,改善鸭子的生存状况。

  中新网11月13日电 据澳洲新快网报道,日前一则关于鸭子的新闻引起悉尼华人社区的不小反响。一张张粘贴在悉尼唐人街或烤鸭店门口的宣传海报触动了一部分人的敏感神经,特别是宣传地点和翻译成中文的广告词,被看作是动物福利保护组织在向华人几千年食用鸭子的饮食习惯发起挑战。在一些中文公共意见平台,不少年轻人认为这一做法有歧视之嫌——“难道只许西人吃鸡,不准华人吃鸭?”。

  为了介绍此次广告宣传的真实目的,“解放动物”负责人艾玛接受采访时称,广告绝无挑衅之意,相反是希望得到华人帮助,从消费者方面向养殖者施加压力,改善鸭子的生存状况。

  事件起因:华人爱吃鸭肉引保护组织非议

  日前,《悉尼晨锋报》的一篇报道引起华人社区的广泛关注,文章称动物福利保护组织“解放动物”(Animal Liberation )发起广告宣传,呼吁人们关注生存状况堪忧的鸭子,文章指华人社区对鸭肉巨大消费需求,使得不少养殖场中的鸭子在过度拥挤、污水横流的状况下生活,动物应该享有的福利遭到破坏。

  因为广告宣传图片大多粘贴在华人聚集的唐人街,有不少华人反映,看到翻译成中文的宣传广告后,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在对鸭子生存条件关注的同时,认为“解放动物”此举是在间接批评华人的饮食习惯。

  更有人称,华人吃鸭子的习惯自古就有,宣传广告似乎借“鸭子”说事,有歧视华人之嫌。

  质疑一:广告针对华人饮食习惯

  澄清:希望联合华人改善鸭子生存状况

  11日,在“解放动物”位于悉尼市中心约克街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此次广告宣传活动的负责人艾玛·赫斯特(Emma Hurst)。

  艾玛说,广告之所以集中对华人社区进行宣传,并无批评或歧视华人消费习惯的用意,因为华人是澳洲鸭肉的消费主力军,消费者如果能对饲养鸭子的养殖场主进行施压,要求他们改善鸭子的生存状况,效果将会非常明显,“解放动物”组织在这方面势单力薄,虽然多次与养殖场方面进行交涉,但每次都受到冷遇,进展甚微。“我们是希望得到华人社区的帮助,一起来改善鸭子的生存福利。”

  艾玛说,从本周开始的宣传活动共分3个阵地进行,其一是在市中心佐治街路经中国城的25辆巴士上粘贴广告,时间为4周;其二是在路边的广告牌上刊登广告,分布在悉尼市中心和西区的巴拉玛打,时间为2周;其三是在悉尼的一本中文杂志上投放广告,只刊登一期。

  质疑二:鸭子的养殖条件合法

  澄清:无水饲养导致健康问题多

  记者了解到,现在全澳每年鸭子的屠宰规模超过800万只,主要来自两大养殖场,一是总部在悉尼温莎(Windsor)地区的Pepe养殖场,另一个是位于维州的“爱鸭子”(Luv a duck)养殖场,还有一处规模稍小,位于悉尼西北区的Kellyville,叫做Tinder Creek养殖场。

  “无水饲养是养殖厂在饲养鸭子时面临的最严重问题。”艾玛称,从动物最基本的福利角度出发,不给鸭子提供水是养鸭存在的大问题。

  因为在没有水的情况下,鸭子无法调节体温,表达其正常的行为或清洁眼睛、鼻孔和羽毛,而眼睛和鼻孔长时间得不到水的清洗,会红肿、发炎或感染。

  但澳洲法律没有要求商业化养鸭场提供水源给鸭子游泳、洗澡,“无水饲养的合法性也是养殖场主对我们不予理睬的最大原因,因为在澳洲这不算非法。”艾玛称。

  《悉尼晨锋报》曾采访Pepe养殖场的总经理约翰·休斯顿(John Houston),Pepe养殖场每周出售9万只鸭子,其中四分之三卖给澳洲各地的亚洲餐馆和屠宰场。

  休斯顿称,Pepe名下的所有养殖场和承包商都有新州食品监督局(NSW Food Authority)颁发的执照,没有执照的农场是没有资格养鸭子的。此外,休斯顿还认为“解放动物”的宣传带有误导性,因为在Pepe养殖场,鸭子养殖是在有水环境下进行的。

  对于这种说法,艾玛并不同意。她称,Pepe养殖场内的确有水供鸭子嬉戏生活,但仅限于温莎地区的养殖场,旗下其它养殖场或承包商都在进行无水饲养。

  艾玛称,“解放组织”曾数次以电话的形式与养殖场方面进行沟通,但对于他们提出的为鸭子提供有水生活环境的要求,养殖场都未予理睬,因为无水饲养并非不合法。

  艾玛补充称,澳洲政府正在审议相关法律条文,至于什么时候能将有水养殖彻底纳入法律规范,尚无确切时间表。

  质疑三:只许西人吃鸡 不准华人吃鸭

  澄清:针对西人社区反对火鸡过度笼养

  在艾玛的桌子上放着一叠厚厚的关于火鸡的宣传材料,她称,每年临近年末圣诞,反对过度笼养火鸡都是他们的例行宣传活动,“动物福利不论物种,鸡和鸭一样,都应该享有应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福利,因为饮食习惯的问题,反对火鸡过度笼养我们会针对西人社区,就像鸭子的宣传活动是针对华人社区一样。”

  另一动物福利组织“无声”(Voiceless)曾在2012年对1000名澳洲人进行过问卷调查,显示83%的受访者支持对保护动物福利立法,保护动物可以拥有足够的室外空间和生活空间,并且有足够的自然资源,包括水、空气等以保障动物的自然行为。

  “就像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如购买走地鸡和鸡蛋一样,消费者给养殖场施加的压力是巨大的,远比我们口头反对或宣传倡议有作用,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华人消费者知道,鸭子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被养大,它们在端上餐桌前,曾生活在过多么恶劣的环境。消费者意识的觉醒将会直接促使养殖场饲养方式的改变。”

  华人反应:如政府直接干预更有效果

  记者也在唐人街随机采访了一些华人,不少人在了解了宣传活动的目的后都表示,如果动物保护组织将华人的消费需求视为造成鸭子生存状况恶劣的原因,显然是错误的。但如果鸭子的生活条件真是这样,消费者的确有责任向养殖场施压,让他们改变饲养方式。

  但也有一些人表示,动物保护组织应该更多呼吁政府机构的介入,把“有水饲养”真正写入法律条文中,使得鸭子的生活环境获得法律保障。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晓轩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4-12-02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