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7日电 据马来西亚《光明日报》报道,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专业委员会顾问李广贤在“2014年吉隆坡中医学院毕业典礼”上指出,由于本地中医学院开办的中医学士课程,被马来西亚学术资格鉴定机构(MQA)要求以全英语教学,这对民办中医教育是难题之一。 据报道,李广贤表示,中医院校开办的中医学士课程的规格、教学语言的要求,被要求完全以英语来授课,加上高昂的学费,令马来西亚的中医教育处于两难局面。 他说,除了可能使对中医有兴趣的学子和人士面对很大的阻力,甚至还可能会出现难以继续办校的局面。“但路是人走出来的,直接与间接的方法应该是存在的。” 吉隆坡中医学院院长李立明说,中医课程在学术资格鉴定机构的框架下有着很多限制及缺乏弹性,尤其是语言方面的限制。 语言限制形成鸿沟 李立明坦言,对语言方面的限制,更是与中医的传统形成一道鸿沟,给人一种被“骑劫”的感觉。他说:“乐观者对中医教育被纳入学术资格鉴定机构认为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是中医学在我国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但我对此则有点看法,也有点担心。” 至于在学术资格鉴定机构框架下开办中医课程的前景,李立明则表示有待观察。他说:“我国中医界早前都是按自己的需求,所创办的中医院校至今也培育了许多人才,足以证明现有模式的可行,因此,总会更应该继续争取,让更多中医院校开班授课。” 斥兽医局“过度执法” 吉隆坡中医学院院长李立明指出,兽医局执法单位频频对售卖动物身体或器官等药引的中药店展开取缔行动,加上当中涉及条款不清及过度执法,不但让业者恐慌不安,也无所适从。 他说,中药店基本上已不再售卖受保护的稀有野生动物器官,如犀角、虎骨和象牙等,可是,属非稀有野生动物或人工饲养动物的器官,却也被兽医局取缔。兽医局官员在取缔行动中不单是没收货物,而且还开出罚单。 他认为,合理使用动物为药引,以达致治病救人的目的,是应该获得弹性处理。尤其是那些人工饲养动物的器官,更没有理由禁止用于药引。 此外,李立明指出,政府至今禁止使用的中药材已有十多种,包括最常用的麻黄、厚朴及附子等。他表示,这些中药材被使用三千多年,传统上都合理使用,鲜少听闻有问题,而且安全性也非常高。他说,这些中药材被禁用的过程非常粗暴且草率,是不尊重传统的一种表现。 李立明说:“中医的疗效将因为缺少其中一些药材而大打折扣,因为中医药常是以方剂的形式进行疗效,组合形式既可增加疗效,也可以减少副作用。一般上,中医师都能够掌握这种理论,用之临床,安全可靠。” 与此同时,李立明指出,中医治疗的多是低下阶层,若还要病患负担消费税,是非常不合理的。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