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侨·华人 >>英一华人社区托儿所双语教学 华人子弟入读数减少

英一华人社区托儿所双语教学 华人子弟入读数减少

时间:2014-09-09 15:24来源:中新网 作者:中新网
据欧洲《星岛日报》报道,在中英贸易日益频繁之际,英国政府一直高调推广普通话,希望尽快成为中小学校外语课程的一部分。

  中新网9月9日电 据欧洲《星岛日报》报道,在中英贸易日益频繁之际,英国政府一直高调推广普通话,希望尽快成为中小学校外语课程的一部分。

  甘顿华人社区中心托儿所源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创办人林淑宝在甘顿地区政府做社工,看到很多华人家庭子女在4岁入读receptionclass(幼儿学校中的小班)时,老师观察到由于在家中不说英文,学习程度落后于同龄孩子,因此她感到有为华人子女设立中英双语托儿所的需要。

  在得到政府资助后,林淑宝聘请职员在甘顿地区探访了很多华人家庭,发现很多父母不懂英语。于是在1986年后为2至5岁的华人子弟开设了免费的中英双语托儿所,令他们进入小学时英语能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同时提高他们的中文能力。

  托儿所的目标,一是由于在英国,要令学童的英语流利,二是由于是华人,要让子女能说中文。由于在幼儿学习阶段,所以教学重点在听讲,不在写。通过认图识字,认识单字和简单的日常用语。

  该托儿所创办人肯定学习中文在海外华人社会的重要性,但因身处英国社会,学童能达到的中文水平难与完全的华人社会如香港相比。

  由于英国华人社会近年的变化,甘顿年轻华人夫妇人数下降。父母皆为华人的儿童逐渐减少,异族通婚子女入学增多。

  另外,现在的托儿费用不是全免,政府只资助三分之一。由于转为大部分收费服务,非甘顿居民从上午9时至下午3时主要时段托儿,每月收费约550镑,延长托儿时间收费900多镑,甘顿居民则少三分之一。

  很多华人认为托儿所又不是正式学校,花费如此高,难以负担。这也影响了华人子弟入读的人数。

  托儿所刚开始时,入读子女的父母至少有一名是中国人,但现在异族通婚父母,甚至父母都是外国人占大部分。

  实行托儿所创办的宗旨愈来愈难,面对伦敦走向多元化,希望下一代学习广东话和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愈来愈多,甘顿华人社区托儿所中心正负起,向本地人宣传中国文化的中英文化交流的角色。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晓轩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4-12-02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