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日电 据加拿大《明报》报道,温哥华一名15岁华裔少年余子谦,虽然还在念中学,却已经在家中经营蝴蝶培育场,至目前为止,已成功繁殖8个种类、共逾5,000只蝴蝶,收入大部分用于慈善事业及蝴蝶的再培育工作,成绩骄人。他表示,培育蝴蝶可保护愈来愈少的蝴蝶品种,避免牠们逐渐减少、甚至灭绝,同时发挥自身兴趣爱好,为本地小区慈善事业出力。 今年15岁的余子谦就读于温哥华Sir Charles Tupper Secondary中学10年级,从3岁起,他就表现出研究昆虫的极大兴趣。6岁时一次加勒比海旅行中,妈妈将一只大蝴蝶放在他的鼻子上,令他惊喜异常,从此激发他要自己培育蝴蝶的想法,他开始阅读大量有关培育蝴蝶的书籍。 余子谦在自家后院建立起独立的蝴蝶培育生态系统,称为“飞行屋”(Flight House),里面培养有8个种类的蝴蝶,包括菜粉蝶(cabbage white)、红纹蝴蝶(red admiral)等,及用于繁殖蝴蝶卵、幼虫的植物温室。 春季,他从供货商处购买蝴蝶,有时亦会亲自捕捉蝴蝶成虫;夏季,“飞行屋”最多可培养逾5,000只蝴蝶;冬季,在蝴蝶需冬眠蛰伏时,即停止出售并释放蝴蝶。同时,他在网上建立Metamorphic Farms农场,与公众分享、普及蝴蝶培育的知识与心得,鼓励大家爱护昆虫。 为确保不影响本地蝴蝶品种的繁殖,余子谦通常不会将第一次抓到的蝴蝶带回家,他会反复释放同一品种蝴蝶两次以上;如果“飞行屋”内的蝴蝶超过两周未能售出,他亦会选择释放。 “当我刚从纽约移民来加拿大时,还可见一些稀有品种的蝴蝶,例如帝王蝶,但2007年以后就很少看见了”。 向余子谦购买蝴蝶的人,大多将蝴蝶用于小区活动或婚礼等大型仪式上。余子谦表示,赚来的钱一般用于捐助本地慈善事业,或重新投入蝴蝶培育工作。今年7月,他帮助本地慈善机构一次性释放350只蝴蝶,筹款逾1,500加元。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