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使艰苦的岁月在发丝留下了灰白的印记,打工时意外造成的伤患在每次举起手仍隐隐作痛,高龄94岁的何婆婆没有怨天尤人,只是继续坚韧不拔地面对生活。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政府刚宣布的财政预算案,向该国45万名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建国一代致敬,拨出80亿元照顾他们的医药费和医药保险开支,以感谢他们早年为国家建设付出辛劳血汗。日前,该报特别推出“街访建国街坊”系列,和大家分享身边年长者的故事。 自力更生,是老一辈永远的坚持。 纵使艰苦的岁月在发丝留下了灰白的印记,打工时意外造成的伤患在每次举起手仍隐隐作痛,高龄94岁的何婆婆没有怨天尤人,只是继续坚韧不拔地面对生活。 那天走过丹戎巴葛的尼路,只见老人家坐在梯阶,聚精会神地按颜色为一袋袋遭丢弃的碎纸分门别类。她说,这么做碎纸能卖多一点钱。 我尝试以有限的广东话,与60多年前由中国广东孤身漂洋过海,南来落地生根的何婆婆攀谈。精明的何婆婆马上问我:“你是记者啊?别写我的名字。” 好不容易才说服何婆婆透露姓氏,提到当年为何离乡背井,她拉大嗓门:“当然是为了讨生活!” 何婆婆一直在加东的住宅当帮佣。“每天要做的家务很多,要洗衣、烫衣、清理……” 为了能赚多一点钱寄回家乡,她还在晚上帮人缝制衣服。何婆婆终身未嫁,68岁那年意外撞伤肩膀,无法再胜任帮佣的工作,才退休养伤。 她曾回乡探亲,但毕竟相见好、同住难。现在,她独自住在牛车水的租赁组屋,每天只要精神不错,何婆婆就会外出捡拾废纸变卖,一天赚四五元,收入微薄。 她说,本身患有高胆固醇,吃得简单,一个面包足以当一餐。“有时附近办公室有聚餐剩下食物,工作人员会打包请我吃。” 狮子会乐龄之家的义工也会不时探望她,并送上罐头食品等。 何婆婆说:“我不想靠人,还是靠自己,最怕只是生病。”(洪奕婷)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