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侨报网综合报道,近些年来,一些中国老人飘洋过海来到美国,在子女家生活,但由于生活环境不同、语言不通,使得家庭关系变得不那么和谐,老人也孤单不少。当难以逾越的文化差异、语言壁垒、无比现实的经济压力、纷繁的家庭纠纷向这些老人扑面而来的时候,在美国的中国老人也同样会遭遇到“老有所依”的难题。 美国华裔养老悲剧不断发生 最近在美国洛杉矶华人居住集中的一个富裕社区,来美国只有半年的天津老人朱力(Li Zhu,译音)因养老问题和儿子、儿媳妇产生矛盾,涉嫌将儿媳妇刺死。朱力被捕后关进监狱,预定9日出庭。而在8日晚传出的消息是朱力在狱中死亡,疑似自杀。一个家庭遭遇这样的变故,令当地华人社区民众多有感叹。 据美国《侨报》报道,68岁的朱力来美国半年,人生地不熟,还不懂英语,他遭遇的情形与不少来到美国的中国老人相似,晚年生活在异国他乡不仅单调,而且也会遭遇不同文化矛盾的冲击。朱力在美国住不惯,想回到中国老家生活,但儿子和儿媳将他在中国天津的几栋房产都卖掉了,回中国老家养老连个窝都没了。据说朱力向儿子要钱,准备回国后买房子安居,结果也没要来钱。家庭的这种矛盾,让朱力无法忍受,在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情况下,这位老人用最不理智的方式,在家中用刀刺死了41岁的儿媳妇李晓琳(Xiaolin Li,译音)。 也有的华裔老人因在美国不断遭受家暴,希望尽早回国养老。曾向法拉盛社区组织求助的华裔耆老林女士,近期再次遭受家暴。由于身份等原因,求出无门的林女士最终表示,“如果凑到机票钱,希望尽早回国。” 新年伊始,遭受多次家暴的法拉盛华裔耆老林女士向媒体求助。据林女士描述,由于没能及时弯腰捡起“一枚硬币”逗孙子开心,导致一场家暴。当日,林女士的孙子不断把玩手中的一枚硬币,“抛向空中、落到地上”。年近70岁的林女士每当俯身弯腰捡起一次,一旁的孙子就会开心地欢笑。几次过后,林女士表示腰痛不能再陪他玩耍的时候,孙子则一把揪住其衣领,边推搡边嚷嚷着“打死你”。 林女士表示,几乎每天都会趁儿子儿媳不在家之际,偷偷地打电话向社区机构寻求帮助,希望能早日从这里搬出去。但眼下最大的困难在于“身份问题”,没有红蓝白卡,无法进入社区耆老中心。没有经济来源,一旦搬出去无法承担租房等都是需要面临的问题。法拉盛华人社区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社区内的耆老中心只针对有身份的耆老开放,因此林女士的处境很难享受到政府福利。如果其在国内有一份稳定的退休金,回国养老不失为好的选择。 不仅华裔,亚裔也面临同样的养老难题。据纽约时报报道,Doanh阮(音译),卢女士(音译)81岁的母亲打包好行李,随时准备去越南。然后,她出不去门,因为门已被锁死,就是为了防止Doanh离家出走。 阮女士和卢女士住在费城郊区,阮女士患有阿兹海默,而61岁的卢女士两年前为了照顾母亲而辞职。陆女士说,在越南,如果父母生病,那么孩子一定要留在家里照顾父母。老年人不愿意去老人中心,因为认为“脑子有病的人才会去那里。”现在,这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是陆女士的丈夫,一个建筑工人。 对于卢女士而言,尽管她参加了政府的免费教学项目,学习如何在家护理阿兹海默病人,但她说,“压力很大,很累,让人烦躁”。无奈,她只好把门锁住,防止阮女士跑出去。同时,她也把家里的家庭照片全部拿下来,防止母亲联想到越南。 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养老难题 对于美国很多亚裔移民家庭来说,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据《纽约时报》报道,根据调查,75岁以上亚裔和太平洋群岛的老人自杀率是其他族裔妇女的两倍。2012年,12.3%的65岁亚裔老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而65岁以上的所有美国老人的贫困率为9.1%。目前,美国有亚裔人士1730万,其中75%出生在美国以外地区,而这些人口面临的最棘手问题则是由于文化差异引发的养老问题。 RTI International 人口研究高级研究员冯占连(音译)表示,“孝顺父母”“尊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年青一代在伦理上必须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义务。但是这个传统现在正在崩溃,或者由于家庭成员的分散,或者是由于夫妻两人都需要工作,谁来照顾老人成为一个难题。 同时,横亘在亚裔老人移民中其他障碍还包括语言障碍,很多老人没办法和医护人员用英语沟通,沟通只能借助于懂英文的家属交流,也是阻止亚裔老年人前往老人中心的障碍。语言障碍甚至是首要障碍。 全美亚太裔老龄化研究中心的常先生(音译)表示,社区和非盈利组织应该多关注亚裔老人的养老问题,为亚裔移民提供多方面的帮助。比如说,在医护中心多雇佣双语护理,便于老人们交流。 在美华人高度关注在美养老问题,也有华人办起了养老院,专门为亚裔老人建立“避难所”。据亚洲财富新闻网报道,5年前,一则写着“优雅老去”字样的广告吸引了正准备退休的苏珊·王(Susan Wong,音译)的眼球。随后,从事会计工作的王女士开始参加学习班,并于54岁时获得了老年学学士学位。现在,王女士开办了一家老人之家。 王女士生于香港,先移居英国,后定居美国。到2014年,林之家已经营5年,有7张床位,有一人间与两人间。在林之家的后院里,有一个小菜园和一条小路,以便在这里住宿的老人可以在夏天散步。王女士雇佣了厨师,每天为老人做家常菜。在这所养老院,年龄最大的老人已经96岁了。 养老在美国到底好不好? 有人说美国是老人的坟墓,有人说是天堂。美籍华人的生活相对长居中国的老人孤单不少。在中国,老人多与子女同住,即使住老人院,也经常会有人探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逢佳节,政府与社会机构常去老人院开展慰问活动。但生活在美国的老人,尤其是非华裔家庭,要见子孙一面还真不容易。 美国《侨报》报道,经营一家小型养老院的李院长说,对于每月收入达到中等水平,一旦被查出有大病便得长期住院,保险又只覆盖一小部分,自己卖掉房子也无法还清需高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医疗费用的老人来讲,美国是他们的坟墓。而对于医疗保险和住养老院费用都由政府付的低收入老人来说,美国就是天堂。 (编辑: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