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慈善·民生 >>甘肃在西部率先建立残疾人“两补”制度

甘肃在西部率先建立残疾人“两补”制度

时间:2015-03-03 16:36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南如卓玛
 2日,甘肃省残联第六届主席团第二次全体会议暨2015年甘肃省残联工作会议在兰州举行。

  2日,甘肃省残联第六届主席团第二次全体会议暨2015年甘肃省残联工作会议在兰州举行。甘肃省残联理事长华哲文作工作报告称,2014年,甘肃省各级共投入近5亿元实施为残疾人办实事项目,比上年增加了一倍多。同时,为7万一级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首次为10万特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甘肃成为西部唯一建立残疾人“两补”制度的省份。

  华文哲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中国残联向甘肃省划拨专项工作经费和项目资金1.51亿元,全省各级共投入近5亿元实施为残疾人办实事项目,比上年增加了一倍多。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14750户、为7万一级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首次为10万特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我省成为西部唯一建立残疾人“两补”制度的省份。

  此外,扶持5000名贫困残疾学生,新增残疾人就业5910人。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279户。同时,康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4424名贫困残疾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植入、肢体矫治康复等手术及训练服务,为6000多名残疾儿童适配辅助器具,实施复明手术4.5万例。省级三大康复机构在全国率先全部建成国家区域中心。

  华文哲说,去年,甘肃全年各级专项用于残疾人扶贫和生活补贴的资金达4.7亿多元,直接受益残疾人38万人。投入保障金5000万元,建立扶贫就业基地200多家。省残联在双联点会宁县丁家沟乡投入1540.8万元,办实事150余件,被甘肃省委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评为优秀单位、授予“民心奖”。在135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残联组织,专职理事长达到61.2%,82%的乡镇(街道)、社区专职委员纳入政府公益性岗位,16120名村专职委员落实了每人每月至少100元的误工补贴。

  当日,会议选举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为省残联第六届主席团主席,调整增补了部分主席团委员,书面传达了中国残联有关会议精神,通报了各市州2014年度甘肃省政府残疾人工作目标责任管理任务完成情况。

  “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没有残疾人的幸福安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出席会议并讲话称,截至2012年底,甘肃现有的187.1万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仅为59.5%,比全国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低8.9个百分点,比全省小康实现程度低5.05个百分点。

  夏红民表示,在甘肃这样一个西部欠发达省份,让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与全省人民一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社会更大的关心支持。他说,要在扩大残疾人社会保障覆盖面上取得突破,增强残疾人增收致富能力,做好公共基础服务,保障残疾人人权。

  据华文哲介绍,2015年甘肃主要目标是为10万特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12万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建设100个示范性社区康复站、培训1000名基层康复人员、实施10000例贫困残疾人康复手术及训练;对6万城乡残疾人进行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扶持10万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扶持1万有就业能力的城镇残疾人就业创业;资助5000名残疾学生稳定就学,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80%,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稳定在83%以上。(南如卓玛)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庞帅帅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11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