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慈善·民生 >>师曾志:慈善法的出台还可以再慢些

师曾志:慈善法的出台还可以再慢些

时间:2014-12-30 16:07来源:光明网-公益频道 作者:光明网记者 钟蕾蕾
12月25日,2015年全国民政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当天民政部官网发布消息称,2015年将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慈善事业法。

  12月25日,2015年全国民政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当天民政部官网发布消息称,2015年将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慈善事业法。自2005年民政部提出慈善立法建议,慈善法“怀胎”10年后终于提上日程,众人翘首以盼的“一部善法”或将使公益慈善行业的许多问题变得有法可依。

  然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发起人师曾志教授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指出,当前我国对慈善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没有讨论清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出台《慈善法》未免显得有些仓促。她认为,慈善法的出台还可以再慢些。

  

师曾志:慈善法的出台还可以再慢些

 

  希望工程创始人之一、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

  徐永光:我对《慈善法》的兴趣不高

  我国的慈善立法工作开始于2005年,当年,民政部向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提出起草《慈善事业促进法》的立法建议。两年后,慈善法草案起草完毕,历经修改完善,两年后民政部将慈善法草案法上报国务院。

  然而在随后的几年中,由于社会各界分歧较大、争议颇多,慈善法一再被搁置。直到2014年,被誉为“10年难产”的慈善法立法工作再次迎来转机。今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召开慈善事业立法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列出了立法时间表和路线图。

  在政府、专家、学者、媒体的推动下,我国慈善法的立法工作在逐步推进。对于慈善法酝酿十年尚未出台,作为最早在民政部开始推动慈善立法的人,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觉得很不好意思。”

  在社会各界对慈善法翘首以待之时,学界、慈善界仍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希望工程发起人、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就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慈善法》已经由多个立法专家团队共同研讨,在建议稿方面,已出现了民政部版本、中国公益研究院专家建议稿、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建议稿等数十个版本。

  针对慈善立法的推进,希望工程创始人之一、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并未表现出太多的热情。“我对《慈善法》的兴趣不高,可以说有点消极被动,因为我们慈善立法还在讨论一些基础问题、老问题,甚至可以说是过时的问题。”

  对于慈善立法,徐永光认为,应用好现有的法律,把现有法律修改好。“只要把已有法律法规制度修改好,执行好就可以了。现在连一些子法改来改去改了好多年都出不来,而要把一部慈善大法搞好,在逻辑上说不通。”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发起人师曾志教授

  师曾志:技术能解决的问题不一定非要立法

  像徐永光所言一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师曾志教授也对慈善立法的仓促表示质疑。

  对于慈善立法的逐步推进,师曾志首先给予了肯定。她说,如今大家纷纷要求立法,公民在积极参与这件事,对于公益事业来说的确个里程碑事件。然而,慈善法不仅影响到公益组织、NGO,还关系到我们每个人,慈善法出台对公益界是利还是弊,取决于慈善法修订的内容本身是鼓励社会具有活力还是遏制社会。

  “现在一些初级问题还没有讨论清楚,比如政府、社会、企业的边界在哪里,公益慈善的概念在哪里,人民的意识又是怎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出台《慈善法》显得有些仓促。”师曾志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师曾志认为,现在的公益不是好人好事的概念,也不是小公益的范围,慈善立法关系到我们每个人。“有些技术能够解决的问题,不一定非要立个法,法律是神圣的、严谨的。”

  师曾志说,慈善立法不仅是简单的立不立、好不好的问题,而是看它能否积极地激活社会的活力,帮助政府排忧解难。而社会本身是具有能动性的,这种能动性不仅能够让社会自制,去解决政府失灵的社会问题,还能够让百姓之间互相帮助,解决民生问题。(光明网记者 钟蕾蕾)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庞帅帅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11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