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 >>黑龙江省“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之一

黑龙江省“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之一

时间:2019-07-17 14:58来源:中外网作者:张智儒
7月16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活动在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启幕。

  黑龙江省“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之一

  哈尔滨:放眼大未来 奋斗新时代 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

  7月16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活动在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启幕。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喆围绕“回顾历程展示昔日辉煌成果,展望未来绘就振兴发展新篇”主题作主旨发布,哈尔滨市委常委、哈尔滨新区党工委书记高大伟,副市长王沿民、智大勇、黄伟分别就哈尔滨新区发展、城建利民、“雏鹰计划”、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回答媒体提问。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黑龙江省新闻办公室主任主持本场发布。

  哈尔滨是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共和国长子”,素有“东方小巴黎”、“东亚文化之都”、“音乐之都”、“动力之乡”的美誉。据权威数据显示,历经70年风雨历程,哈尔滨的经济社会实现长足发展,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城市逐步发展成为了一座开放之城、包容之城、时尚之城、活力之城和生态之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1.2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6300亿元,增长了4900多倍;城市规划面积由134平方公里扩大到458平方公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由几十元增加3.8万元和1.7万元。
 


黑龙江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发布会现场
 

  据孙喆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哈尔滨最明显的变化主要有四个方面:

  工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4+4”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13项前苏联援建工程和16家“南厂北迁”企业,奠定了哈尔滨坚实的工业基础。工业门类齐全,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中的38个,特别是电站设备、轴承、工量具、飞机与航空发动机、铝合金等行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国家牢牢把握装备制造这一国之重器提供了重要保障。哈尔滨的科教实力、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曾为我国“两弹一星”、“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蛟龙”入海等重大工程做出过突出贡献。

  依托工业基础和科教实力,哈尔滨市坚持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与培育新兴产业新动能并重,绿色食品、装备制造、医药等传统产业在经历结构调整阵痛期后,正在向中高端发展。新材料、生物、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去年增加值分别增长10.3%和20.8%,今年1-5月份继续保持7.5%和10.9%的较高增速,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30.5%和20.3%,成为驱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促进全市工业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加速转变。

  现在,哈尔滨拥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3个省级园区,其中,国家级市经开区入驻企业已突破万家,成功跻身全国经开区十强;高新区集聚中外高端研发创新机构200多家,是全省乃至东北地区动力最为强劲的创新高地。另外,国家级哈尔滨新区,承载着“三区一极”的战略定位,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为全省全市的改革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绿色农业加快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哈尔滨农业从高寒地区靠天而作、品种单一、供给紧缺的传统农业,正加快发展为规模化、水利化、机械化、标准化的现代产业。

  农业供应由紧到丰。粮食产能跃增到300亿斤,全市30%以上商品粮、40%肉类产品、60%乳制品销往省外。

  农业基础由弱到强。全市耕地面积比30年前净增千万亩以上,其中高标准农田就达770万亩,机械化率达96%以上,21座大中型水库发挥着高效灌溉、供水保障、维护生态的重要作用。

  农业质效由低到高。发展绿色、有机产品721个、地理标志产品31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1043万亩,五常大米品牌价值始终位居全国大米类地标产品首位。

  农业经营由分散到融合。全市378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5家龙头企业带动土地规模经营1900万亩以上。规模化为产业化提供了根本支撑,全市发展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企业373家,年产值增长10%以上。

  文化旅游快速融合,服务业供给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长期以来,厚重的历史积淀与北方风土人情相结合,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文化发展、旅游开发相结合,使哈尔滨这座东北亚文化旅游名城享誉国内外。

  深入挖掘哈尔滨独有的开放包容、欧陆风情等特色文化,成功举办了34届哈夏音乐会和两届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周,打造了哈尔滨大剧院、音乐厅、犹太老会堂等地标性建筑,充分发挥遍布世界五大洲的28个国家、36个友城优势,引进了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全国声乐展演、音乐剧展演等音乐赛事。哈尔滨成功入选“东亚文化之都”,被联合国授予亚洲唯一的世界音乐之城称号。

  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坚持“点线面”有机结合,“六要素”一体推动,以“迷人哈夏”和“冰雪节”两大节庆活动为牵动,提升太阳岛、冰雪大世界、亚布力等主要景区品质,推出欧陆风情、生态康养、赏冰乐雪、城市休闲等精品旅游路线,举办中俄博览会、寒博会、哈洽会等一系列节庆会展活动,组织承办了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哈马等诸多品牌赛事,哈尔滨吸引力不断提升。去年,太平国际机场进出港旅客达到2043.1万人次,增长8.6%,总量和增量均居东北首位。特别是随着省内高铁成网,我市1-2小时高铁经济圈辐射人口已经超过3000万。

  立足加强服务供给,持续推出一批吃住行游购娱特色旅游产品和新业态,叫响以西餐美食、地方小吃为代表的“哈埠菜”品牌,推出旅游公寓、家庭宾馆共享住宿新模式,开发“滨滨有礼”、冰雪服饰等100多种工艺品和纪念品,持续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促进旅游消费能力不断增长。去年哈尔滨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567.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376.2亿元,比2000年有旅游统计数据以来,分别增长7648.1万人次、1331.2亿元。

  民生短板加快补齐,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倾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城市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跨江交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目前,全市城市道路长度超过2300公里、桥梁440余座,道路总面积7650万平方米。从哈尔滨出发,乘坐高铁可以迅速通达省内各市地,乘坐航班可以通航世界105个城市,其中国际直达航线19条。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去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0天,创有PM2.5监测以来最好水平,位列全国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第一名。延续20多年的“三沟”治理取得重大突破,不仅实现了清水入河、结束了污水直排松花江的历史,而且打造了新的城市生态景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松花江干流III类水质断面比例保持在100%。主城区垃圾密闭运输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城市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35.37%和46%。2018年,哈尔滨成功入选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在全国有立法权的城市中取消所有市级自设的行政审批事项,商事制度实现“35证合一”,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全市年均新增市场主体8.2万户以上。全市“一网通办”服务事项开通率达92%,在全国32个重点城市评比中位列第10名。积极推进深哈合作,学习深圳改革精神和成功经验,成立哈尔滨深圳产业园区,开展产业合作,已签约机器人、3D打印等产业项目136个,总投资1584亿元,完成投资132亿元。发挥哈市人才、资源和科研优势,积极推动我市域内的哈工大乐聚机器人等一批企业赴深圳发展。

  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哈尔滨市累计改造199个成片棚户区,18万户群众搬离拥挤脏乱的居住环境,人均住房面积达38平方米。加强物业管理,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95%,主城区燃气普及率100%、管道燃气普及率为96%。

  医疗教育水平有较大提升。目前,哈尔滨市共有医疗机构4187家,群众从大病小治、小病不治到小病就近治、大病医保兜底治,医疗保障服务越来越便利。全市中学小学发展到10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由1978年的11所增加到51所,人人都有学习途径,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实现全市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构建了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商业保险三重保障线,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定点医疗机构合规报销比例降至5%以内。全市已有5.5万人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6%,全市人民正加快迈进全面小康。(记者 张智儒)

(编辑:明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