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范博韬)远在北京的龙庆峡冰灯节有一批人,正在用自己的技艺打造着对于冬奥会的期待。 五光十色之下,精湛技艺赞叹之外,一群年近六旬的工人,伴着寒冷和危险,一点点从封冻的水库里采冰,让这些带有冬奥会元素本应是高寒地区特有的艺术作品在北京安家。 累! 吃冰碴饭 喝冰下湖水 凌晨5点,大多数人还在温暖的被窝里。顶着零下15℃的寒冷,李兴华开着农用车,来到头一天选好的位置开始采冰。 龙庆峡冰灯用的冰,都是从附近的水库取来的。有时候冰不够用,还要从好几公里外往景区里运。 56岁的李兴华采冰已经有28年了,与他一起的还有40多个兄弟。其中,年近六旬的就有好几个。累不是最难熬的,在冰面上工作,经常会弄湿鞋袜,在冬天穿着湿衣物容易诱发关节炎。因此大部分工人都穿着防水的胶制雨靴。但这种鞋一点儿都不防寒,他们不得不多穿好几层袜子,即便这样,寒气依旧轻易穿透薄薄的鞋底,“冻得脚趾头发麻”。 冰上作业,生火是不可能的。午饭都是从外面买来的盒饭,热乎气儿一会儿就散没了。吃饭快的,还能囫囵吃个饱。吃得慢的,饭菜里都会出现冰碴。而喝口热水,更是奢望,有些工人干脆趴在冰面上,喝一口冰凉的湖水。 险! 稍不留神 坠刺骨深湖 全身裹着厚厚的棉服,动作不免迟缓。雨靴也不防滑,容易摔跟头,稍不留神还会滑进刺骨的冰水中。尤其是早上刚刚上工的时候,冰面上漆黑一片,看不清冰的薄厚,很容易踩空。李兴华就多次见过工友落水,好在大家都有经验,又有安全绳等措施,很快就能把人勾上来。但想想10多米深的水,李兴华还是不寒而栗。 取冰的日子,其实只有每年年末到春节前的一两个月,收入也不错,又正好处在农闲的时候,附近的农民都很愿意接这个活儿。但从父亲那里继承衣钵的李兴华,却拒绝让自己的孩子去取冰,“太苦,也太危险,我舍不得”。 新! 冰灯主题“申冬奥” 为北京加油 工人取出来的冰,将被交给设计师,由雕刻师和其他工人继续加工,才能最终做成人们看到的冰灯。龙庆峡冰灯节主展区,除了40多位取冰工,还有200多位冰雕师雕刻,其中有一些还是从哈尔滨请来的。他们制作的冰灯明天便向市民开放。 据龙庆峡冰灯节主办方介绍,北京已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为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候选城市。为此本届冰灯艺术节希望通过“冰、雪、灯”这个特殊的媒介为北京申办冬奥会鼓劲加油,将以奥运五环、北京冬奥会申办标识,以及冬奥会运动项目等奥运元素为题材设置冰灯作品。 其中以冰为元素的作品包括“为北京加油”许愿墙、以北京申奥为主题的冰雕大赛参赛作品、大型彩冰雕塑龙娃迎冬奥、大型冰壁画《北京加油》、韩国平昌冬奥声援区等。文/记者 范博韬 本版摄/法制晚报记者 田宝希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