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核桃卖了好价钱,输出嫁接技术也赚了钱,还在核桃林里办起了“农家乐”,吸引远近客人纷至沓来。围绕着核桃这一祖辈留下的“老庄稼”,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苍山西镇光明村走出了一条产业“转型升级”路,村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沿着盘山公路缓缓向上,粗壮的古核桃树错落成林,绿色的果实两个一对、三个一簇压弯了枝头。在浓密的核桃林掩映下,白墙青瓦的房屋错落有致,远近闻名的“核桃之乡”光明村便呈现眼前。 漾濞县人工栽培核桃历史十分悠久,地处苍山腹地的光明村居住着1200多名村民,村里的万亩核桃生态园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全村树龄在200年以上的古核桃树约有6000多株。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地政府开始逐步加大力度发展核桃产业,利用原有的基础种植良种核桃,免费给农户发放核桃苗木,一些群众开始在房前屋后种植核桃。“后来,村里农户看到核桃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好,纷纷在自家地里种。”光明村党总支书记杨雪明说。 依托古核桃树栽培管理的经验和漾濞县林业部门的培训,光明村近年来种下的核桃树已果实累累,而且核桃树下套作了玉米、绿豆等农作物,长势也郁郁葱葱。这种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并形成了整套的技术体系,令慕名前来的专家学者啧啧称奇。 核桃树种好了,核桃嫁接、核桃苗圃也搞得红红火火。在光明村,技术好的农民一天就能嫁接两千多棵树苗,而且能保证成活率。光明村核桃苗圃负责人杨洪山说,除了卖核桃果的收入,他每年还要组织500多人次到贵州、四川、重庆等地搞嫁接,光这项收入就在数十万元。 为了发展核桃产业,漾濞县去年给光明村新修了一条7公里的柏油山路,每天两班的客运车也跑了起来。现在,一年一度的“中国大理漾濞核桃文化节”每年都要在光明村万亩核桃生态园召开,光明村的农家乐也从无到有,现已陆续发展了19户,这里的农民见面时会递上名片,后面印着嫁接能手、核桃合作社或农家乐的地址。 光明村村委会鸡茨坪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查洪祥带头开了一家农家乐,主打的烤全羊、核桃蜂蜜等美食吸引了从数百公里外远道而来的客人。“新路修通后,车辆直接开到院子里,太方便了。我家每年核桃收入有10来万元,农家乐收入也有10来万元。”查洪祥说。 现在的漾濞县,核桃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当地群众依靠本地特色走出了一条山上搞种植、山下搞加工、城里搞销售的山区农村发展之路。 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核桃林,村民们有了更长远的打算。“村里古核桃树多、品质好,我们今后要把核桃果仁挑出来单独卖,注册‘老树核桃’的品牌商标,打造中国核桃的高端品牌!”杨雪明说。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