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名家 >>上海双年展,一座城市与它改变的艺术生态(2)

上海双年展,一座城市与它改变的艺术生态(2)

时间:2014-11-24 15:45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潇然
项目总策展人朱晔的研究领域之一是城市社会学,他希望把场馆置入城市空间内,和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发生关系:我自己考虑更多的是要跟城市空间发生关系,内容更重要。观众不光是观看作品,而是通过行为参与到艺术行

  项目总策展人朱晔的研究领域之一是城市社会学,他希望把场馆置入城市空间内,和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发生关系:“我自己考虑更多的是要跟城市空间发生关系,内容更重要。观众不光是观看作品,而是通过行为参与到艺术行动中来,他会觉得这样更生动一些,我想这是城市馆设定的用意所在。”

  担当

  联合策展人刘潇参与了好几届的上双工作,在她看来,上海双年展跟中国当代艺术的脉络是联系在一起的,对整个艺术界和艺术生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次我们提到转型都会把上双作为一个标杆,它在艺术界、体制、艺术生态之间,一直做权衡和推进,你可以观察到整个艺术生态是怎么被这个双年展撬动的。”

  本届上海双年展开幕的前一天,民生现代美术馆新馆、震旦博物馆等私立美术馆也迎来了新展。“为什么要跟着上双的时间开?这个还是很明显的,双年展对整个上海艺术生态的带动是非常明显的,”邱志杰说。

  朱晔向记者分析了世博会以后上海的艺术布局,西岸艺博会、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双年展……新美术馆的开馆,世博地块的不断活动,激活了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乐大豆策划了震旦美术馆新开幕的展览:“当代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已经成为一个灵活的空间,说明上海有这样的需求,鲜活而年轻。我们可以思考的是,怎么把当代艺术这个系统做得更好,比如可以几个美术馆合作,做一个联票,一起做事,同舟共济,提高上海的艺术氛围。”

  除了对上海艺术氛围的带动,上双在主题上的延续性,也成为它与众不同的特点,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前几年解决的是合法性问题,接着进入到城市自恋的阶段,从海上上海、都市营造、影像生存、快城快客,一个个短语可以连成一篇文章,是一场连续的、竭力的书写,而巡回重演、重新发电、社会工厂,则开始关注社会议题——这条线索极其鲜明,跟威尼斯双年展这一届否定上一届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带来了颠覆和断裂,”邱志杰说。

  不过,未来上海双年展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采访到的所有策展人都提及紧张的时间,他们希望能够更加从容地工作。一方面,可以有充分时间寻求赞助,另一方面,长期的计划能够带来更精彩的作品。乐大豆说:“现在还需要做那么快的东西吗?东西如果做不好,那非常可惜。时间长可以做得更加细腻,尊重观众,尊重艺术家,尊重自己,差不多跟完美的区别很大。”

  总策展人Anselm希望艺术生态能更加灵活:“艺术家是非常有活力的群体,与他们一起工作,要做充分的准备,希望相关环境能够适应艺术家的工作方式。”

  高士明则认为,未来的上海双年展要更有态度:“大胆、坚定地改变这个游戏,改变双年展的模式、套路。要考虑一个双年展、美术馆,对于城市、公众和社会到底意味着什么,怎么去克服现代的艺术系统,这个克服不是在外面去克服,而是就在里边,我是它的一部分,但是我仍然从自身去克服。”

  艺术家徐坦的思考是,艺术首先是社会的文化消费品,这是市场的部分,此外,艺术还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仅仅提供产品是不够的,双年展要强调对社会的关切,这也是当下的一部分。

  “我期待未来上海双年展对世界所承担的使命越来越重,对中国所承担的使命越来越小,所有人都是靠付出、靠投入来获得的,要拿出这种胸怀来,”邱志杰说。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玉殿晗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09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