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名家 >>张珂:用心灵书写的理论才好看(2)

张珂:用心灵书写的理论才好看(2)

时间:2014-01-08 14:58来源:中国新闻社陕西分社 作者:中国新闻社陕西分社
但张珂并不像许多书法家那样仅仅迷恋于技艺的研磨,他在研究古代书法碑帖之余,还会猎书海、涉猎广泛,凡文学、史学、哲学诸艺,不拘于官修正史、轶闻散记,海纳百川,尽收眼底,并能够把相关的学科融会贯通,结为

  但张珂并不像许多书法家那样仅仅迷恋于技艺的研磨,他在研究古代书法碑帖之余,还会猎书海、涉猎广泛,凡文学、史学、哲学诸艺,不拘于官修正史、轶闻散记,海纳百川,尽收眼底,并能够把相关的学科融会贯通,结为一体。

  “作为中国书法的心追人和手摹者,不论个人的审美倾向如何,都丝毫不影响我对宋代书家的崇高敬意。他们的万丈豪情与悲壮努力,虽然没有创造出比肩晋唐的书法高峰,却级大地丰富和张扬了中国书法的谱系。”这让他有了写一部宋代书法断代史的冲动。

  写作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五年多来,张珂读史不辍,查阅了相关宋史、人物传记、题跋、诗文、信札等文史资料2000余万字,仅书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就达800多人。他在书中不仅对宋代书法的“碑”、“帖”渊源进行了细密梳理,还对宋代书风形成的文化环境、书法著录和刻帖、历代书论等作了总结概述。

  “越写的深入,内心对传统文化和历代先贤的虔诚和敬畏就越加浓烈”。张珂说。这本书实则是他的精神寄托和灵魂冲动,既非为完成任务亦或是评定职称而作,亦非以写书售书为业,创作过程毫无功利之心,一如他的书法艺术创作。

  他在这部书中展现的书法理论研究方法也令人耳目一新,并非“以史述史”,而是以中国书法史中的人物为切入点,除对宋代书法大宗苏、黄、米、蔡四家进行深入剖析,还花费大量笔墨解析了宋徽宗、宋高宗两位皇帝书家,整体上形成了对宋代书法的历史渊源、风格形成、书体沿革的全景式描述。

  “书稿断断续续、拉拉杂杂写了五年多时间,我是想把宋代书法放在中国书法和宋代社会纵横两条线的坐标上下一番功夫的。”

  所以在这部“宋代书法断代史”中,他触类旁通,下笔描写了许多与书法看似关系不大的方方面面。书中论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时尚等大题材的同时,也兼有吃喝玩乐、文人雅趣、官场陋习等细致入微的描绘。从而使全书研究方法独特、内容考据全面,以其独创性、史料性、系统性自成体系,在书法理论研究领域具有了开拓性的意义。

  用心灵书写理论

  《意造宋代》之所以赞誉不绝,达到“直指人心”的地步,就是基于张珂先生在长期的书法创作实践中,通过对古碑法帖的研读、临写,与古贤书法大家“心有灵犀”、“神交已久”在艺术层面产生的强烈共鸣。

  原陕西作协副主席赵熙在挥笔而就近五千言的书评中称:“《意造宋代》是一部具有理论深度、丰富内涵、且具个性独创式的宋代书法评述大作,在书法理论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也是一部文字洗练,陈述多采,文思自由畅达的雅俗共赏之作。其深刻性、独创性和耐读性都反映出张珂先生对中国书法的挚爱、研究、独思及艺术的盎然情趣,也是一部对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具有学术性、史志性价值的书法专著。”

  诚然,在当代文艺理论研究水平发展缓慢的大环境中,一些文艺创作者在实践上难以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纷纷投身文艺理论领域,摇身一变而成文艺理论研究专家,一时鱼龙混杂,艺门喧嚣。

  但张珂却始终笃信艺术实践源于天赋,实践和理论相辅相成。例如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不仅文章写的好,文学理论研究也同样出色;杰出的诗人臧克家,他的诗词理论研究一出手就不同凡响,也是因为他本身就是踏踏实实的诗歌创作者。同样,诗人闻一多正是因为有诗歌写作的基础,也取得了理论研究的高峰。

  《意造宋代》正是张珂先生书法创作实践结出的理论果实。有人曾说,一本好书里能有一句给人以启发的话就已足够。在张珂先生的这本理论撷英中,多有发人深思之语,字字珠玑,这些抛砖引玉的启迪,不仅是他作为一个书法家在其撰写的书法理论提出中的思考,也是出自这位不折不扣的杂家,包罗万象的映射。

  因此,《意造宋代》写的是书法,但绝不局限于书法;面对的是宋代,读者读到的绝不仅限于宋代。真实鲜活的人物故事,经典品评的历代史料,从整个王朝的兴衰,到个体命运跌宕,再到世态人心的炎凉。彼此呼应,相互勾连,以书法为魂魄描绘出一幅冷暖自知的宋代人文长卷。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考据和语言传神,张珂先生淋漓尽致地践行了严复关于翻译“信雅达”的观点。《意造宋代》除考据论证严谨、整体行文极为讲究外,其中画龙点睛之处,比比皆是。传神的文字,能使读者的触觉、嗅觉等感官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形成通感。诚如斯言,有不少读者在阅读中感动流泪。

  “我虔诚地相信,在历史或本质面前,任何文字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你可以尽可能近地去接近它,却永远没有办法真正还原它”,“对于宋代书法、宋代书法之所以成为宋代书法,以及宋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鄙陋如我,斗胆,再斗胆,也只敢小心翼翼地意造”。

  张珂先生坦言,在《意造宋代》的写作过程中投入了十分的精力,他一直把这本书“当成写给自己看的一本书”精心雕琢。然而前人已有的观点只是在行文中一笔点过,更多阐述的则是经过实践、思考之后从书法中得到的人生感悟。(文/何峰进)(完)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好歌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6-04-11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