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辽河口的历史与文化

辽河口的历史与文化

时间:2020-11-20 17:50来源:读盘锦 作者:刘长青
辽河在中国北方大地蜿蜒曲折而下,她纳哈潢之水,携蒙吉之沙,腾查海之龙,飞新乐之鸟,雕红山之玉……带着悠久的历史脉延与厚重的文化积淀,流着、流着……在盘锦入海时,变得烟波浩渺,风光无限。

辽河口的历史与文化
 刘长青


    辽河在中国北方大地蜿蜒曲折而下,她纳哈潢之水,携蒙吉之沙,腾查海之龙,飞新乐之鸟,雕红山之玉……带着悠久的历史脉延与厚重的文化积淀,流着、流着……在盘锦入海时,变得烟波浩渺,风光无限。

  河口海域赐给了盘锦嫣红如火的红海滩,苍翠欲滴的芦苇荡,成为黑嘴鸥、丹顶鹤、天鹅、斑背大苇莺等297多种珍稀、濒危鸟类南北迁徙的停歇站和繁殖地,也是太平洋斑海豹全球八大繁殖区在我国唯一的产仔地……这些自然资源养育了世世代代自强不息的生命和文化。



雪中丹顶鹤(刘杰摄)

 

  自五千年前,有“红山文化”的先民在海退的高岗坨地上渔樵耕猎,点燃了文明的火种,但荒蛮的岁月、动荡的年代,人类的追战厮杀都是沿着河口聚拢展开,中国北方的一些重大战事和事件在这里发生并与之相关:如魏伐公孙;前燕兄弟相残;隋唐东征高句丽;明代镇武堡大捷;明清西平堡大战;甲午末战;甲辰日俄战争……



田庄台甲午末战纪念雕塑

 

  清军入关后,清政府开禁放垦,有大量山东、河北移民来盘锦寻耕艺安其身。爱国将军张学良营田开垦,首开东北稻作先河。东北沦陷后,日伪“开拓团”疯狂掠夺盘锦大米。为驱逐黑暗,出关的八路军与国民党军展开了沙岭鏖战……

  共和国诞生后,在盘锦组建起国营农场群,治碱种稻,盘锦大米从此闻名遐迩。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开展了辽河石油大会战,建成我国第三大油田,并带动了石化工业的崛起。因油而生的盘锦,世人称鹤乡、蟹乡和鱼米之乡。1984年盘锦建市后,利用现有滩涂、水面资源,发展稻田养鱼养蟹,农业立体开发,成功地进行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探索,并荣膺了“中国生态稻米之乡”“中国河蟹第一市”的桂冠。



河蟹丰收

 

  当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浩荡东风吹来,辽河口铺开了如火如荼的接续产业建设的宏伟画卷,船舶修造、石油装备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港口物流、水城旅游和商务金融服务等产业次第展开。与此同时,盘锦美丽乡村建设飞身上马,瞄准全国乡村振兴的广阔大市场,广泛引育乡村装备制造、民居建设、生态种养、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乡村旅游、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等乡村振兴产业,推动盘锦乡村振兴由建设优势向产业输出转变。



蒸蒸日上(谢刚摄)

 

  多年来,盘锦筑路修桥,栽树种花,宜居、宜游、宜业的文明城已闻名遐迩,城市建设多项工作荣登国家大榜,整体上这座城市离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越来越近。当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之战正在平安大道上行稳致远,迎接着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新考验。

  从五千年前开始, 辽河口的先民点燃文明的火炬延续至今,脉延不绝。天赐丰饶的河海,赋予了这里的人们灵动的思维与智慧;漂泊不定的生存空间,培植了他们流动奔放、适者生存的能力;海宽河众水运通畅,让他们逐商慕利,诚实守信;滩海上的风波浪险,结成了他们同舟共济、团结互助的自然联盟,拓展了他们热情洋溢、开怀包容的胸襟;索求于新域探究奥秘,让他们重视追求新知识与新技能;与湿地为朋与动植物为友,让他们滋生出敬畏生命、感恩自然的仁爱情怀……


盘锦新港(宗树兴摄)

 

  作者刘长青简介:曾任盘锦日报社文艺部主任(主任编辑),现任盘锦市作家协会主席。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水陆边缘》、评论集《当代流行歌曲一百首赏析》、长篇小说《浊海》以及地域文化专著《滩海情》、《盘锦万象》(与他人合作)等。

(编辑:思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