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17日,投资八千万的《黄金时代》全国累计票房仅有四千七百万,血本无归。“此一役,意味着中国文艺片的大片时代将被延后。”瞿伦春说。 “好电影得差票房的同时,是差电影得好票房的现实。这会引发一个极坏的效应:电影营销比电影本身更重要。而这已经成为电影界的一种趋势。”娱乐营销专家田金双说。当然,他也承认,电影营销本身是无罪的,“但电影营销只能是手段,不能成为目的。而且,在差电影纷纷通过营销获得好票房的现实下,好的电影也得学会运用甚至创造营销模式。毕竟,现在属于‘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 ★延伸·访谈 “好电影”如何 有“好市场” 电影如何既不当市场的奴隶,又不当市场的败兵,做到艺术与市场共存,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筑城的相关艺术界人士。 “有什么样的观众就会有什么样的电影,这是市场规律。不过反过来也一样,有什么样的电影就会有什么样的观众。”黔籍导演唐煌认为,要慢慢培养电影观众的艺术品位。“好的电影有时往往是小众的。我们并不是没有高品位的观众,只是数量有限,把高品位观众从小众培养成大众,好的电影才有了生存的基础。”他建议在政府的支持、帮扶下设立艺术院线。 “《黄金时代》的惨败,给艺术电影提了个醒。很多人认为:艺术电影的价值就是看不懂,以至于很多艺术电影以晦涩难懂为荣,而绝大部分观众却难以欣赏,不买账。这不利于艺术电影的培育。”黔籍导演张巳阳说。 本报记者 郑文丰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