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例子说明,当外面希望你变化的压力太大,当地又跟不上的话,会产生一种反向力量,就是抗拒改革。”这就又回到了最初关于改革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而到清末民初,国际关系的影响也开始有所反映。” 这就是阿来对于今天藏区问题的解释,而这种解释也得到了官方认可。2013年底,《瞻对》获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后,中央统战部相关领导曾委托四川统战部给阿来写信,给予《瞻对》极高的评价。在藏区有些地方,《瞻对》甚至成为了党校培训的参考书目。 “我也很清楚,在《瞻对》之后,我很难再回到过去。”阿来现在正在写的两本书,都是关于当下藏区的“对我而言,这也已不仅仅是一个责任。”阿来说,对今天藏区的书写出现了不好的现象,要么就极度浪漫化,要么就妖魔化。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应坚守初创想法” 阿来同南方都市报的交往,主要是基于2003年以来,南都创办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阿来对这个植根于民间、立志“反抗遮蔽、崇尚创造”的民间大奖给予了极大关怀,他不仅于2008年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作家,也曾短暂担任该奖的终审评委。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有很好的基础,但我希望一定要坚持住当初办这个奖的想法。他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受到关注。”但阿来也直言,对于一些外界的非议,主办方也应该有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评委的设置上,应该更加长期化,这样才能让评委真正负起责任。 “其实对任何文学奖而言都一样,你必须得体现自己所重视的价值观。所以要不断地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如果你完全舍弃这个价值观,根本没什么价值观,那你这个奖本身就没什么价值含量了。”阿来说。
阿来,知名作家,四川省作协主席,1959年生于四川阿坝藏区马尔康县。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诗集《棱磨河》,散文《大地的阶梯》等。曾于2000年凭《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