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周刊》编剧部所秉承的欧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间的矛盾,是双方皆强迫对方认同自身的文化理念,而彼此无法进行轻度认异所导致的观念之争。该杂志要求穆斯林具有欧美文明的认同感:认同欧美文明的言论自由,认同欧美宗教信仰的可调侃,认同圣典里任何先知都可以以后现代的方式被媒体所解构,等等。穆斯林则寻求的是法国国民对伊斯兰文明的认同感:认同伊斯兰教的传统穿衣方式(面罩与罩袍),认同伊斯兰宗教的神圣不可侵犯,认同圣典中先知的不可解构性,等等。 萨特曰:他人即地狱。我们莫如修改为:他者即地狱。在各大文明的冲突之间,他者文明,便是每一个种族的噩梦。如何将噩梦变为美梦,需要的恰恰是各大文明间的良性对话,而非容易导致误解的嘲讽。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查理周刊》的讽刺与幽默,对法国的穆斯林而言,显然与讽刺幽默无关,而与挑衅激怒紧密相伴。此次枪击事件,不是《查理周刊》遭遇的第一次来自穆斯林团体的过激反应。2011年11月,《查理周刊》曾因蓄意取笑伊斯兰圣典被来路不明的燃烧弹袭击。2012年9月,《查理周刊》更因不当的调侃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引发法国穆斯林团体大规模的言论抗议。 基督教圣典宝训:爱你的邻人。我想,爱你的邻人,首先强调不是认同感,而是认异感。对每一个主体而言,他者是环绕在我们外部的坚硬异体。正如对每一个文明共同体而言,他者文明亦是一个环绕在自身文明外坚硬的异体。爱他者,需要认异感而后才能去爱。兼容并蓄、容忍他者文明的相异性,更需一种超越种族情感的文明认异感。在我看来,认异感是文明冲突的解毒剂,更是文明冲突的最佳止血带。它不但可以使文明冲突转化为良性的文明对话,甚至可以使文明冲突转变为人类一直深深渴求的文明和解。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