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李春元是想推掉这个重任的。性格直快的他坦言,“这个工作很难做,我还是想安安稳稳的,至少不丢饭碗吧。”后来,这个艰巨的任务还是选择了李春元。 廊坊的空气时刻在李副主任的监测之中。早上一醒来,他要查看躺在手机里的空气质量数据以及廊坊市县区、河北省地市的空气质量排行榜。隔两个小时,数据会在他手机里更新一次。 降低手机里的空气污染数据显得非常紧迫。按照《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到2017年,首都边上的廊坊细颗粒物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33%。这个尚待降低的数字分摊在空气治理的行动中,会变成“改造燃煤锅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淘汰黄标车”等日常细节以及更宏观的“能源和产业结构升级”。 现实里,要做好任何一个减霾的细节看上去都不容易。从廊坊环保局办公楼窗户向外望,是一片聚拢着低矮平房的城中村。挨家挨户的房子中间,立着一个个铁皮围出来的小黑筒,一缕缕烟雾从筒子里冒出来。这是北方家庭常见的自制取暖和烧火装置,民间俗称“小炉子”。而从这些简易装置排放出来的燃烧物也是制造霾的污染源之一。 搬走环保局大楼周围的“小炉子”也不是短时间里能办到的事情,这需要政府购置优质煤、节能灶具或者发放补贴,让居民将它们换掉。“老百姓取暖和做饭是不能停的,这是民生问题。”李春元说,“近期正在替换这一片的小炉子。” 治理现实中的空气污染任重而道远,而塑造虚构世界则要轻松很多。李春元算下来,写完这部24万字的长篇小说只花了100多天时间。他平日衣兜里总装着撕下来的一页页台历纸,在空白页上“随时想写就写”。有时,他走在路上,突然想到什么,就趴在路边的垃圾箱上写起来。他特意强调一个细节——廊坊街边的垃圾箱是平面的,“环卫工人擦得很干净”。 他原本没有创作长篇小说的野心,最初的写作动机也不是纯粹的文艺目的。他一直分管廊坊环保局的宣教工作,过去向公众宣传环保的传统做法是印刷宣传册,但他发现这种小册子在广场上散发后,一般只有在跳广场舞的大叔大妈们偶尔翻看。 说教的传播效果在李春元看来不太理想,他考虑用文学的形式向公众普及环保观念。他从2012年开始写短篇环保小说,在当地日报上连载。从读者的回馈中,热衷写作的李春元在环保时评之外,找到了新的创作兴趣点。 “用故事将现实中‘血淋淋’的教训展现出来。”李春元拖着略重的鼻音狠狠地强调“血淋淋”3个字。在雾霾的侵扰下,又恰逢三九天,他的鼻炎没有缓解的迹象。 2013年是环保执法腰杆子挺得最直、力度最大的一年,现实比虚构行进得还要快 小说进行到新篇章时,一个名叫郝大侃的出租车司机出现了。为设计这个人物,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李春元花费了不少心思。 虚构世界里的侃哥虽是个普通的哥,但貌如白面书生,经历也很丰富。李春元为他安排了这样的命运:博士毕业进政府工作,觉得公务员工资少,跳槽到国企当老总助理;后来老总贪腐入狱,他跟着提包、数钱和出主意,人也栽了,就去开出租车了。 有一天,侃哥做了个长长的梦,梦见自己当上了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的副队长。梦境中的侃哥,带着现实中李春元的眼睛和嘴巴——这是作者设置这个人物的真正意图。 侃哥发现,基层环境执法颇为复杂。和他搭档的另一个副队长马二哈,刚提升为大队长,却因为手下一个执法人员收受违法排污企业老板贿赂,背上了行政警告的处分。 这又是李春元特意安排的情节。尽管小说主题之一是要讴歌环保人的精神,但他不回避将现实里环保执法队伍中存在的乱象,在虚构世界里重演一下。 “经费和人员编制限制、法律保障不够和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都是基层执法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跟区县环境执法人员接触密切的李春元说,他曾在公开发表的评论中谈论这些问题。 虚构世界里的马二哈和现实里的同行一样,可能遭到打击报复,也面临着权力寻租的诱惑。他们也可能因为法律配套不健全,在执法中硬气不起来。 但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侃哥听在环境执法岗位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们说,“2013年是环保执法腰杆子挺得最直、力度最大的一年”。 虚构和现实步入相同的轨道。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一年,“两高”颁布了新的司法解释,为依法严打环境污染犯罪编织了法网。 而现实有时比虚构要行进得更快。新《环境保护法》从今年1月1日开始实行,这部25年来首次经过修订的中国环境领域“基本法”,被认为是一部“长牙齿”的法律。 在业界人士看来,新增的“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在面对政府的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时要引咎辞职”,为这部堪称“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添上了锋利的爪牙。 作为“大气办”副主任,李春元扮演的角色,正是环保进行曲变奏的一个音符。1月中旬,赶上两件大事——验收廊坊去年空气治理成效和安排今年环保专项资金使用。 为此,李春元和“大气办”的同事们周末也得加班。几个人聚在办公室开会,高声地争论,整个屋子里热气和烟气腾腾。 令李春元感到些许欣慰的是,这份即将揭晓的空气治理成绩单,将不仅仅只有数据意义。他介绍,它将直接影响各区县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排名靠后区县的领导干部会被约谈”。这背后的变化是,“环保在考核指标中所占比例比以前增多”。 如今,空气质量排行榜,越来越像GDP排行榜一样,在地方政府领导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河北邢台环保局曾经高调地在篮球场上悬挂“为退出空气倒数第一喝彩”的横幅,邢台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上还发表了《7月份邢台市首次甩掉全国重污染74城市“末位”帽子》的喜讯。而与这个历史性成绩相对应的是,空气污染达到黄色(Ⅲ级)预警时,被雾霾折磨的邢台要启动工业企业污染物限排、停驶三成公务车等举措。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