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专家解读京津冀规划:北京定位不变 天津有调整(2)

专家解读京津冀规划:北京定位不变 天津有调整(2)

时间:2015-05-13 10:50来源:人民网 作者:人民网
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全国沿海邮轮港口布局规划方案》,到 2020 年,将着力打造京津冀一环六放射二航五港的交通一体化体系。此外,到2020年环京津地区各城市客运将形成1小时交通圈,货运形成12小时通达圈,同时建

  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全国沿海邮轮港口布局规划方案》,到 2020 年,将着力打造京津冀“一环六放射二航五港”的交通一体化体系。此外,到2020年环京津地区各城市客运将形成1小时交通圈,货运形成12小时通达圈,同时建成全国第一大港口群。

  今年1月1日,河北廊坊,作为北京动物园与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外迁的首个落地项目,河北省廊坊市新动批红门服装城正式开业。这一名字也让人联想到它与北京动物园、大红门批发市场的联系。4月30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获得审议通过,专家认为,河北将要承接越来越多的首都外移产业。

  产业升级转移:北京定位不变,天津有调整

  除了交通连接的硬件建设之外,产业的升级转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另一个重点。

  京津冀地区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人口1.1亿人,占中国960万平方公里总面积的2.3%,占13.7亿总人口的8%。一直以来,京津冀许多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尤其是工业与制造业企业,在京郊、天津和河北都广泛分布,缺乏有效协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祝尔娟表示,通过相关模型计算,可以看出,京津和京冀的产业结构相似度远低于津冀,表明目前京津和津冀间优势产业重合度较高,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的竞争倾向。

  纵观京津冀,产业结构布局并不完善。有统计显示,目前在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中,北京70%到80%为第三产业,高度聚集了科技和金融产业;天津则是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均接近50%;而河北则仍有将近12%的农业,近50%的第二产业。

  在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协同进行的当下,河北面临着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地区的环境治理和产业升级压力。

  受访专家告诉记者,此次《规划纲要》将突出强调三地的错位发展。肖金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北京的定位没有变化,仍保持2014年2月中央确定的北京的新定位,即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四大中心。天津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是一个基地三个区,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而这个定位和之前对天津的定位有所区别,“过去明确天津市是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现代制造业基地。现在除了北京是四个中心,其他都是基地和试验区、示范区、先行区。”肖金成说。

  关于河北定位,薛维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也是一个基地三个区,即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从去年北京市与河北省的负责人在两省市工作交流座谈会上签署了7份区域协作协议及备忘录,或许可以看到河北承接首都外移产业的思路。有媒体报道称,2014年7月31日,北京与河北省签署的7份合作协议及备忘录,分别为《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共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协议》《共同加快张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协议》《共同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协议》《共同推进物流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等文件。备忘录中主要涉及到商贸物流、生态等产业。

  李国平表示,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对河北的机会比较多,尤其是紧邻北京的河北区县比如沧州、燕郊等受益会比较大。“比如,以前的工业项目都希望进京,北京要了河北就要不到;现在要疏解,北京自然就不能要,所以一些适合制造业发展的工业项目,要找一个物流条件好的地方,可能就去沧州。”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好歌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6-04-11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