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5元内公里数可放宽” 从本月中旬轨道交通价格调整听证方案公布以来,此前的地铁2元起步价能坐多远备受关注。昨日听证会上,逾9成听证参加人同意地铁调价方案二,即起步6公里内每人次3元。 在同意方案二的听证参加人中,也有多人建议放宽5元内的乘坐里程数。 听证参加人邓连才认为,轨道交通方案二中4元可坐6至12公里,应改为6至16公里,并依此类推。他认为公里数“放宽”后,一部分人群会减少一定的支出,让大多数人感觉调价幅度不是那么大并能够接受。 菲菲表示,方案二的起步价为3块钱,按照里程分为七个阶段。建议减成五个阶段,相应地把每个阶段的公里数延长。比如3元起步价坐0到6公里可以延长到0-12公里,依此类推,后面的阶段分别为12-32公里、32-52公里、52-72公里、72-92公里,对应的分别为4元、5元、6元、7元。因为12-32公里是乘坐量最大的,占了出行人数的52.45%,“我们能不能把乘坐量最大的这块整合到4块钱的阶段?” 王秀鸽则建议对轨道交通方案二的里程予以增加,比如起步价3元坐6公里可以增加到坐10公里,这样对中长途的乘客是更好的优惠。 6人提出 为中长距离通勤族设置月票年票和特定线路等多票种,并尽快出台。 赵雅君:希望在时机成熟时能够推出月票、年票、特定线路通勤票等。特别是年票,给予通勤乘客适当的优惠,以满足上班族的多样化出行需要。 回应: 北京地铁公司有关负责人:在票制票价调整实施平稳运行后,各有关单位一起帮助推进相关的软硬件功能改造完善工作,结合乘客的需求,各企业的运行情况推出定期票、特定线路等票种,以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多样化出行需要。 10人提出 公交应加强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如多施划公交专用道,加快公交场站建设等。 陈艳艳:建议加快地面快速公交体系的建设,包括路网的建设,特别是专用道,应该尽量构建成网。还要加强换乘的便捷,另外就是末端可达,包括支线公交的开通等。 回应: 北京公交集团有关负责人:将进一步加大线网优化调整力度,构建衔接合理、换乘方便的地面公交线网,提升智能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务水平,提高运营服务质量,全力推进新能源公交车的更新置换,并探索和推进公交多样化服务新方式。 3人提出 应明示地铁里程涉及的票价,类似0-3公里、3-6公里的重叠里程还应明确。 冯熙:建议票价的计算方法还要精细一些,一个是里程和站的计算,乘多少站、要多少钱?第二价格重叠怎么算,方案里面规定0-3公里,3-6公里,3.4公里怎么算,我觉得这里也有一个四舍五入的问题。 回应: 市交通委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关于各个站点票价明示的问题,目前已经做完了设计,每个售票点的明显位置都将设置一张图、一个表,包括你处在路网什么位置,去哪个车站要多少钱,都会有明确显示。 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印春:“0-3公里、3-6公里”中的3公里应在哪一个区间,会在具体设置票价的时候充分考虑。 5人提出 票价调整后,应对低收入群体予以保障。 吴晶:希望调价的同时更多考虑低收入阶层对于公共交通调价的接受能力,对低收入阶层的优惠幅度适当倾斜,制定更加详细和多元化的优惠政策。 回应: 北京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后,在社会救助相关标准方案制定过程中统筹考虑物价上涨,包括公交价格上调等因素,使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不因公交价格调整而受到影响。 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印春:要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我们今年会测算,明年制定低保标准线的时候会充分考虑这个问题。 3人提出 地铁也应该对学生及老人实行优惠,如老人可免费坐地铁,学生半价。 陈小兵:轨道交通也应优惠无收入的儿童和学生群体,对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也应设置优惠票价。 回应: 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就老年人乘坐轨道交通免费的问题,在目前的大客流的情况下,轨道交通运营和安全风险压力非常大,上下那么拥挤,老年人乘坐和中转都会存在较大风险,确实不具备让老年人免费乘坐的条件。 3人提出 票价累计优惠不应只限乘坐地铁,而是应将公交和地铁合并。 郭继孚:公交乘客和地铁乘客应一样享受优惠待遇,实行刷卡累计优惠,不要区分是坐公交还是地铁。 3人提出 提倡绿色出行,新增公租自行车点位和数量,保障自行车路权。 吴晶:在公共交通调价以后,可能有更多的短途行人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的方式,因此建议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地铁换乘站、公交枢纽及各大社区周边适当增加更多的自行车数量,以方便百姓出行。 3人提出 增加一卡通购卡、退卡点。 陈小兵:应持续增加公交一卡通购卡和退卡的网点,方便广大市民。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