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慈善·民生 >>北京单独两孩生育高峰到来 一年床位4月已约完(2)

北京单独两孩生育高峰到来 一年床位4月已约完(2)

时间:2014-10-10 10:30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玉殿晗
知识普及亟待加强 体力上的累还在其次,有时来自患者或者家属的不理解以及沟通不畅也会让年轻一点的产科大夫承受着一般人难以应对的压力。前一段,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的湖南湘潭县产妇死亡一事也让这些每日奋战在一线

  知识普及亟待加强

  体力上的累还在其次,有时来自患者或者家属的不理解以及沟通不畅也会让年轻一点的产科大夫承受着一般人难以应对的压力。前一段,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的湖南湘潭县产妇死亡一事也让这些每日奋战在一线的大夫们不免感慨,公众对妇产科的认知及有关产科知识的普及还远远不够。

  “没有剖腹产指征,硬要剖腹产,自己从病床上下来,还在出血,跑到电梯口非要换医院进行剖腹产。”像这样产妇不配合的例子很多产科医生都碰到过。“产科主任医师陈奕告诉记者,如果一个夜班赶上一例大抢救,遇上一个危重病人,需要医务人员及时进行手术、用药、输血、补液等抢救,还要联系血源、检验、签署各种文书、交待病情、联系会诊、转诊、等等。一个抢救的病人能耗费你所有的精力和体力。抢救一例这样的病人就至少需要10个医护人员。有时候一晚上值班会碰上两三例这样的重症病例,有时候一个抢救要持续十几甚至二十几个小时。

  有经验的妇产科医生短缺

  在人口迅速膨胀的同时,陈奕和她的同事也认识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也就是现在越来越缺少产科医生。产科工作辛苦、劳动强度大;关乎到母子两条性命,责任重,风险大,作为医疗纠纷的重灾区,待遇却很低。精神长期高度紧张,工作压力大,导致产科医生流失严重。

  “对于产科医生的成长而言,经验积累很重要。”陈奕认为,一名高年资的产科医生至少要培养10年。

  由于高级人才短缺,很多医院产科缺乏处理疑难杂症的经验,不愿接收危重病人。于是,大量产妇集聚专科医院,出现了就医难。

  就医冷热不均三级压力大

  就在北京妇产医院等专科医院和三级综合医院产房爆满的同时,不少一级乃至部分二级医院产科却仍有空床。一边为床位“抢破头”,一边是产床闲置。不同医院产科冷热不均,也加剧了“生孩子难”。

  据了解,基层医院产科由于技术力量有限,通常只接诊顺产者,遇到剖腹产情况大多上转大医院。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多数家庭“只生一个孩子”的今天,人们自然奔向条件好的大医院。即使远郊农民也不愿就近选择乡镇卫生院,而是到市区医院生孩子。这种现实也在无形中更加重了妇产医院这样的三级专科医院的压力。

  策略建言

  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也是制约妇产学科发展的“瓶颈”。有专家认为,只有解决妇产医生短缺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孕产妇就医难。因此,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和改善妇产科医生的地位和待遇,稳定产科队伍,吸引更多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从事妇产事业。同时,各级医院应坚持公益性,加强产科人才梯队建设,培养一支技术力量雄厚、反应快捷的专业队伍,提高产科骨干队伍的危重症救治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市卫计委妇幼处处长郗淑艳表示,今年也是生育政策调整年,她坦言,产科医生的确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压力。

  业内人士表示,综合医院的产科医生干的是又苦又累又不挣钱的活儿。产科在综合医院属于经济效益“一般”的科室,医院领导往往不愿意过多地投入;综合医院产科医生挣钱不多,但是压力巨大,平时他们要应对庞大的门诊量,有的产科医生半天时间要接诊五六十人以上;一旦出现大出血、羊水栓塞等这些产科凶险症状,产科医生要随叫随到,力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为此,郗淑艳特别呼吁各大综合医院的领导在经济待遇方面能够向产科医生倾斜,同时在培训、进修等方面给予产科医生一定的支持,吸引更多的医学生选择产科。

  郗淑艳表示,北京市所有分娩医院的助产人员都必须通过严格的技术考核后才能上岗,因此各家分娩医院均有能力处理正常孕妇的分娩。市卫计委已经为孕期有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孕妇搭建了畅通的高危孕产妇转会诊通道,孕妇一旦发生危险,可以随时得到三级甲等综合或三级专科医院的保驾护航,保障母婴安康。

  提高妇产科医生的待遇

  医院政策向产科倾斜

  权威表态

  本市拟扩增产科床位

  目前,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单独两孩”再育妇女有不少已属高龄产妇,发生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风险增加。对此,市卫计委表示,首先要规范孕妇建册、建档、高危管理,针对高危孕产妇转会诊、用血保障制定有效措施及应急预案。确保危重孕产妇急救用血。目前,平谷、密云、延庆等区县均已建立用血联动。

  此外,本市将建立监测预警。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助产机构建册及建档时,做好信息告知,帮助孕妇合理选择助产机构建档及分娩。部分助产机构为积极应对生育政策调整,上报了近三年产科床位扩增计划,各大医院要调整妇科与产科床位比例,适当扩增产科床位,保障分娩需求。本市也将修订《北京市助产技术服务管理办法》,加强高危孕产妇随访管理,落实危重孕产妇转会诊。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玉殿晗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09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