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慈善·民生 >>聚焦快速老龄化的中国:让独居老人远离孤独(2)

聚焦快速老龄化的中国:让独居老人远离孤独(2)

时间:2014-10-08 10:18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跃峰 顾 春
这幢小楼叫凯乐居,由凯旋街道配套给景华社区,社区将其打造成老人们的乐居家园。这个社区的5000多居民中,60岁以上老人有868名,80岁以上有120多人。按照浙江省规定,城乡社区都要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或照料中心,

  这幢小楼叫“凯乐居”,由凯旋街道配套给景华社区,社区将其打造成老人们的“乐居家园”。这个社区的5000多居民中,60岁以上老人有868名,80岁以上有120多人。按照浙江省规定,城乡社区都要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或照料中心,配套生活照料、助餐服务、康复保健、娱乐休闲四大功能,现在已经建成1.8万个服务站与8000多个照料中心,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70%以上的农村。

  进入阅览室,83岁的胡剑英奶奶跟几个老伙伴正在乐呵呵地聊天,她身材清瘦,精神矍铄。“有了这个地方,我现在的生活质量非常高!”

  胡奶奶白天的时间,基本在这里度过:早上9点左右过来,跟伙伴们聊聊天,然后到阅览室读书看报。午饭就在一楼食堂里,两荤一素才8元钱,价格便宜,菜也合口味;饭后在休息室小憩一会儿,下午动动筋骨,再听听老歌。别看胡奶奶年纪大,心态年轻着呢,出门背的是双肩包,“我听歌还有偶像呢:齐秦,那英!”大家都被胡奶奶逗乐了。

  两层小楼里,休息聊天室、阅览室、健身房等一应俱全。每天,少则60多位,多则上百位小区的老人来到这里。读书看报累了,几位老人来到休息室舒适的沙发上轻声聊天;午休室的床铺打扫得一尘不染;敞亮的阅览室一角,两位大爷正在为一盘象棋苦思冥想;到了食堂饭点,管食堂的施师傅忙碌起来,食堂一共4名工作人员,工作琐碎却马虎不得:几位居家高龄老人的饭菜要送上门;还有几位到食堂用餐的老人特别点的菜要做好。这时来了位腿脚不灵便的大爷,施师傅转头看到了,忙出去将他搀扶进来。“凯乐居”的每个细节都让人感到温馨。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就是子女平时上班工作忙,精神很空虚。过去没处走,每天只能下楼转一下,还是得回到一个人空落落的家里。有了这个活动点,精神越来越好,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政府想得周到,社区关心老人,我们也要为社会多做贡献,我现在没法劳动,但力所能及的事,像为灾区捐款,每次都参加,要‘传递正能量’!”胡奶奶很幽默,大家又一次被逗乐了。

  社区党委书记王纳深有感触:“很多老人以前住老巷子,邻里都熟悉。现在都是高楼大厦,门一关,走不出去的老人难免孤单。社区除了经常组织上门探望、举办邻里节等活动,有一个固定让老人走走的场所,缩小邻里间隔膜,让老人有亲近感。”

  除了让有行动能力的老人有地方去,在浙江,现在还在推开“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王纳说,社区7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经评估后,基本每周有4—6小时,由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家政公司派护工上门做家务,解决老人的实际生活困难。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玉殿晗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09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