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绘画艺术,贯穿着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从古至今,始终传递着人们的思想渴求、滋养着人们的心灵需求、体现着人们对美的极致追求。随着时间推移,绘画艺术依时代、地域、阶层的不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流派,也不断生发着新的理论与见解,新华网书画频道特开设“名家谈艺”栏目,辑录并推介当代艺术大家们的艺术思想精华,请您体悟高雅艺术之美,用艺术和美滋养我们的心灵。明天是万物复苏的春分时节,第一期我们特选在此时,推出的是中国画大家吴悦石先生在《快意斋论画》中的精彩艺术观点。
吴悦石近照 作者简介 吴悦石,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吴悦石工作室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吴悦石工作室导师,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协会员。出版有《吴悦石画集》《吴悦石作品集》《荣宝斋画谱》《快意斋论画》等。
吴悦石作品 中国书画每以天趣称神妙,所谓鬼神使之非工力者。“天趣也,非得之于人,实受之于天。”所谓“天”者,契机也。熔情、景、机、趣于一炉,赖人以发之;“趣”者,必先究其情,穷其性,牵其机,尽其态,八面来风,涉笔成趣,耐人寻味,曲尽其妙者也。情有不容己,趣有不自知,是不期然而然,物我两忘,自然流露。诗云:“松风涧响天然韵,抱得琴来不用弹”。此等境界非拘执于斧斤者可以梦见。陶渊明有句云:“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物我交融,令人神往。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作画不可信笔。所谓“翰不虚动,下必有由”。水、墨、纸、笔,判断应极精确,方可心随笔运,腕底神行,始可“信笔”。否则易入魔道,入魔道而不自知,则欺己欺世。书画得古之传承,切不可堕入江湖一道。江湖一类举目可见,正道之微,令人扼腕。 倘若技法纯熟,而终不能成透网之鳞,除障之法无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志行高洁之人为友,脱去胸中尘浊,自然丘壑内营,信手拈来,妙趣自生矣。此是法,亦是理,前人之述备矣。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画禅室论作书之法“在能收纵,又能攒捉”。须知“收纵”和“攒捉”极形象,极富神韵,乃耳提面命之语,一经开窍,终生受用。“收纵”和“攒捉”一语道破天机,执管之时,揣摩其度、其法、其神,可以豁然心胸。 又云忌“泛泛涂抹”。“泛泛”则不经意,无神采,非精神专注,亦非心神往之。病其浮、薄、软、滑、荒率之气也。泛泛日久,成为习气,则终生不得解脱。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东坡云:“天真烂漫是吾师”,真书画之精髓也。道法自然,大道之行也。能天真则能以气行,当不乏烂漫。千年来能入此境界者数人而已。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思翁此论似过于简略,又不甚道地。无巧不成拙,拙而能巧,巧拙互用,方有奇趣。拙可医甜俗之病,倘若一味用拙,恐入板、结、刻、滞之病,此是思翁不能用拙,故于化境尚欠一步。 思翁云:“古人神气淋漓在翰墨间,妙处在随意所如,自成体势。”此正一句丹髓,乃臻于化境之法。至于努笔而行,夸张态势,存揠苗助长之心,所谓朝学执笔而求暮合辙者,焉有体势可言?有神气则有态势,有淋漓之势则随心所欲,自有妙着。惜天下人不能淋漓,一淋漓便入江湖。神气淋漓与随心所欲可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凡人终老不得其门而入。 “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思翁此论实为搔痒戳痛之语。人有自知,知有先后,知后能身体力行,而“时出新致”,何其难也!“故常”乃自我,一立面目便是新自我,时反“故常”则可时出“新致”。此关纽所在,为万古不移之秘法,学子当知。 “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然非多见古人真迹,不足与语此窍也。”思翁此语,正可纠正时人弊端。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墨汁问世,省时省力,推广书画极为便当,亦有功于时代。然今人不以磨墨为乐,则无旷逸之心,无悠游之态。岂不知墨汁用淡则无活化之灵,用浓则无笔趣之变?笔墨生发在千磨万磨之中,中国书画不磨墨则不知其所以。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谢赫六法中有“传移模写”,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谓;“六法精论,万古不移。”传移模写即临摹、写生之谓。乃中国书画入门不易之法,舍“传移模写”则无根基可言。于模写上下大力气,终生受用。郭若虚所谓“万古不移”之说,绝非虚妄。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作画以笔力胜,笔力由骨气胜,骨强则气势强,无骨则无势。一寸线一寸骨,故曰生死刚正谓之骨,骨法用笔也。故曰“寸骨寸心”,老子曰:“强其骨”。 尝说“意到笔不到”,意者何?笔断迹连,迹断意连,意断势连。画贵有势,不尚雕琢。画贵内美,所谓蓬头粗服,不掩国色。有内美方能摄人魂魄,倘使寓目不忘,久看久新,则必为名迹。 前人诗云“天惊地怪见落笔”,倘能面貌新奇,笔下有万钧之重,自然世惊而俗骇。石涛画多变,康乾时视为新奇,民国后声名鹊起,近世画风多由此出。惜其山水多一遍熟,虽有水墨酣畅之趣,然失之浮薄,终不能成千古之法。 王石谷、王麓台苍厚华滋,皴染醇厚,笔力遒劲,可为习画不二法门,乾嘉以后不复见矣。黄宾虹以灵动奇崛之笔层层积染,得古法,开生面,破板刻沉闷之气,绚烂灵动,堪称奇绝,遂开一代画风。 历代论画皆谓墨须新研,水必新泉,而宾虹先生独用宿墨,能使墨彩焕然,层层积染,笔笔留痕,见笔力,见精神。正如宾翁所言,独入深山,忽见大光明者。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近世大写意每况愈下,习者虽众,知者甚寡,尤多纵横涂抹,不知妍丑。不知者以为涂鸦之法即为写意。殊不知写意者乃经意之极若不经意,千锤百炼,以少胜多,精妙绝伦,笔墨之趣起于画外。观千载下能写意者数人而已。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墨须久研,浓后方可使用。散之老人所谓“熟”也,不熟不用,不熟无精光,无墨彩,不熟无晕化之妙。生熟之墨用过便知其妙。 墨以轻胶泛紫光者为上品。轻研慢转,所谓“磨墨如病妇”。研墨之中别有妙想联翩,亦文房一乐也。咸丰以后进口西洋烟晶制墨为多,遗害甚深。今日之墨烟亦不精,多胶重滞笔,殊不堪用。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中国画易学难精,故可染先生有“七十始知己无知”之叹。惟提笔挥毫时可以畅神,故习字作画甚为普及,此亦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之一部分。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成功画家应先是思想家,思想境界高下有别。否则徒事丹青,乞乞穷年,而终不知画为何事。所谓读书卷以发之,广见闻以扩之,于思想者乃方法而已,于无思想者乃方向或终极追求。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人贵能静,静后能思,思后能得。亦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每临大事有静气”,皆用一“静”字。 画贵有静气。悬之素壁,韵味悠长,怡情养性,神气存焉。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书画虽小道,而小能通大。倘能“成教化,助人伦”,名德垂于丹青,固然可喜。若案头挥运,退以自娱。自娱娱人,亦不可作颓唐之笔。风骨照人,宜见正气。吾今日此言,非欲为高论。眼中之物烦杂,不得不开口耳。 ——吴悦石
吴悦石作品 前曾论及磨墨,磨墨一法不可小看。磨乃砺也,千磨万转之中,性情、思想、学问皆随磨随出。 磨墨可以磨掉火气,磨掉短视,磨掉浮躁。苟磨墨之心尚不能安然,定性、静观、坐冷板凳之功又安得而言?故调心养性,磨墨亦一良方也。 闻法如闻道,切不可忽略而去。积久则功成,毋以微小而不为。 ——吴悦石 (编辑: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