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名家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20岁,年轻学者博导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20岁,年轻学者博导

时间:2014-11-21 15:24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中国文化传媒网
22年前,当时的三联书店出版社总经理董秀玉遇到了哈佛燕京学社社长韩南,一个出版人,一个学者,他们希望合作在中国国内出版一套有价值的学术丛书。

  22年前,当时的三联书店出版社总经理董秀玉遇到了哈佛燕京学社社长韩南,一个出版人,一个学者,他们希望合作在中国国内出版一套有价值的学术丛书。董秀玉回忆说,“我们谈了20分钟就把这事情谈好了。”这20分钟的交谈促成了“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持续20年的出版,到今年已经出版15辑近百种。10月20日,“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出版论坛在北京举行,丛书发起人、已经退休的出版人董秀玉和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以及10多位丛书作者出席了这个论坛。

  迄今已推出了15辑,近百种图书

  创办于1928年的哈佛燕京学社一直重视学术出版工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曾出版《哈佛亚洲学报》,在燕京大学出《燕京学报》,在哈佛大学出哈佛东亚研究丛书。虽然这些年哈佛燕京学社有很大的变化,但裴宜理说,“我们还是非常重视学术出版工作,无论在中国还是亚洲。”22年前,当时的燕京学社社长韩南教授希望做中国学术原创,但要求是,“完全跟国际学术规范符合,独立评审。还要组建学术委员会。”董秀玉说,“我觉得这件事情应该去做。因为要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同,有国际学者做评论,建立独立的学术评判很重要。所以这不只是资金的支持。”在做丛书之外,董秀玉还希望这套丛书能对建立中国学术队伍有帮助。

  “韩南老师非常强调学术专家匿名评审的方式,在国内,当时几乎没有。” 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说,燕京学社最初找到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但都没能合作,20多年前这样的中外合作很难, “我问过韩南老师,认为自己做哈佛燕京学社社长的时候,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他马上回答,是帮助建立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这个项目。” 今年初,韩南教授去世。

  从1994年推出第一辑开始,这套三联书店和哈佛燕京学术合作出版的以学术新创为主旨的图书,推动学术为目的,严格评选,鼓励创新,提倡开放,迄今已推出了15辑,近百种。20年前出版的第一本是石昌渝的《中国古代小说源流论》,“能成为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的第一本书的作者,我觉得非常幸运,二十年弹指一挥间。” 石昌渝说,“从1994年至今二十年间,中国的人文科学演进,经历了不平凡的变迁,商品经济的潮流推动了商业出版的发展,也给学术价值带来某些负面的冲击。”

  在第一辑中,还包括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汀阳的《论可能生活》。赵汀阳说,“我是做哲学的,哲学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我们都用形而上学的方式研究一些概念。以前我一直想,我们是否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生活问题,所以我写了《论可能生活》,并在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一辑出版。这是我第一次用形而上学方式分析生活问题的尝试。现在看起来太有激情了,当然也有人喜欢。有些人喜欢我年轻时的作品,说比较激情,现在写得像个老头。”

  《论可能生活》出版前一年1993年,周濂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2001年,周濂在《南方周末》写了一篇文章《我的秘密书架》,里面提到三本书,第一本就是赵汀阳的《论可能生活》,“1995年,我还坐在北大一教自习室中,刚刚下过雨读了这本书,我读得非常兴奋。它给我敞开了全新的哲学分析视野和方法。第二本书是陈嘉映老师的《海德格尔哲学概论》,第三本是慈继伟教授的《正义的两面》,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给我起到了观念性的影响。20年前我读到《论可能生活》、《海德格尔哲学概论》、《海德格尔与哲学天道》这样的书,感觉进入了中国学术界的万神殿。”

  2008年5月,“三联·哈佛燕京丛书”出版了周濂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创作的《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三联·哈佛燕京丛书的编辑曾诚回忆,周濂的《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书稿是2006年提交到出版社,然后送到匿名评审,并提了修改意见。“周濂修改了一年零两个月,交给我时,跟初稿有很大的不同,改变了原来博士论文的面貌。”

  据周濂的观察,“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共出了18本左右的哲学类著作,在2001年之前,这些哲学类著作基本上聚焦现象学、分析哲学和儒学,其中多本著作直接推动了现象学和分析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但以2001年《正义的两面》出版作为标志,此后百分之七、八十的篇幅侧重于政治哲学,这跟中国当代学术变迁的脉络是同步的,而且一定程度上引领中国当代学术变迁的潮流。即将出版的第16辑《罗尔斯的公共政治辩护思想研究》,仍然是政治哲学打头。我认为这反映了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编辑独到的眼光,始终站在学术前沿,领导学术整体的发展。”

  杨念群的《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由“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于1997年出版,这套丛书,他最看重的是“混搭的、众生共存的品质。”杨念群说,现在大家学术研究越来越专门化,搞政治史的不搞文化史,相互好象不理睬,但现在的学术恰恰是一个越来越开放、整合,相互混搭混融的过程。“在1990年代以后确实出现了越来越专的趋势,可能学术有进步,但专门化之后学术的灵气和动感、浪漫、激情失去了,这恰恰是学术的动力。所以我感觉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自觉,把学术当天下公器,当成众声喧哗、相互交融、相互配合、互相影响,这样一个系统的体系来看待 。”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玉殿晗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09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