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北京画院美术馆以两层的空间开幕了刘庆和的新作展“白话”,100幅创作于去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个展“向阳花”之后的作品,以上世纪70-80年代间刘庆和的成长记忆为线索,既带有那时社会跌宕起伏、家庭境遇变迁的背景,又是对个人最为深刻印象的重拾。与之前的个展不同,刘庆和没有先完成作品、找个展览地点、再沿着作品思路顺便起个展览名称,而是恰恰相反,这也使得这次展览增添了更多的可读性和交流性。 策展人吴洪亮最先对“白话”进行了说明,生于天津的刘庆和为自己展览所起的名字“白话”的发音实际是bai huo,即能说会道的意思,而这对于理解作品、展览的缘起,甚至包括刘庆和《白话——我和我的老爸》的成文,都一下明朗起来。从入口处包括奶奶、父母、舅舅、哥哥、姐姐等家人的老照片开始,展览已经把基调带进了娓娓道来的时代记忆。100幅酝酿一年、与自己相关的作品,尽管没有过大的尺幅,却成为刘庆和试图回望前半生的方式,红灯记、红宝书、红领巾、奖状、小学课本等断点式的痕迹不会过多依靠铺垫,单独撑起画面,简单的题材呈现、水墨氤氲构成的虚无和画面一旁的简单配文就已经将时间和历史倾泻。 刘庆和说在“向阳花”个展之后就添了“总是回头张望、回望过去”的毛病,最后形成了一种无目标的工作状态,却得到了百幅作品的成果。而似乎是为了暗示“白话”与“向阳花”两个展览之间的关系,在二楼展厅中部,多支向阳花被安置,创意而新颖。 (编辑:admin) |